男女主角分别是顾舒窈谢谨黎的其他类型小说《真千金回归,我把自己作下泥潭了小说顾舒窈谢谨黎》,由网络作家“菜明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越说顾老太越羡慕,她的小闺女也到了嫁人的年纪,但是不是城里户口都没城里人看的上的。“还是亲家母说的对,窈窈啊是个命好的,那丫头命不好,你啊就别因为心疼那丫头冷了窈丫头,窈丫头以后肯定能有大造化”。“那丫头丢了,要怪也只能怪那丫头命不好…,没能在你们身边享福……”顾老太自认为苦口婆心的自顾自说,没看到自己说人家亲闺女命不好,郑念慈的脸色阴沉的像天上的乌云要下雨。直到被蹲着的顾大宝扯了裤脚,才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不中听的话,用手拍了下嘴巴,呸呸了两声。找好话补:“妈不是这个意思,这丫头命也好,你看啊能找回来,也是那丫头命好,不然这都没找就能回来的,命不好能回来吗?”“以前二军那远房表姨的儿子不见了,这几十年过去了也没一点好消息,这说明啥这还...
《真千金回归,我把自己作下泥潭了小说顾舒窈谢谨黎》精彩片段
越说顾老太越羡慕,她的小闺女也到了嫁人的年纪,但是不是城里户口都没城里人看的上的。
“还是亲家母说的对,窈窈啊是个命好的,那丫头命不好,你啊就别因为心疼那丫头冷了窈丫头,窈丫头以后肯定能有大造化”。
“那丫头丢了,要怪也只能怪那丫头命不好…,没能在你们身边享福……”
顾老太自认为苦口婆心的自顾自说,没看到自己说人家亲闺女命不好,郑念慈的脸色阴沉的像天上的乌云要下雨。
直到被蹲着的顾大宝扯了裤脚,才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不中听的话,用手拍了下嘴巴,呸呸了两声。
找好话补:“妈不是这个意思,这丫头命也好,你看啊能找回来,也是那丫头命好,不然这都没找就能回来的,命不好能回来吗?”
“以前二军那远房表姨的儿子不见了,这几十年过去了也没一点好消息,这说明啥这还不是你丫头命好,她以前苦头都吃够了,往后啊都是福气……”。
顾老太连气也不带喘的一连串说了好些话,才让郑念慈的脸色好了很多。
顾老太又接着说:“要说命好,还是你的命好。嫁给二军,二军就升了军官,转业当了公安小干事,还能当上领导……,现在还有这么俩闺女,以后啊更有福气”。
“自从娶了你,二军是越来越好了,别说你嫂子弟妹了,这十里八乡的谁不羡慕……”。
郑念慈也知道自家婆婆说话不中听有啥说啥,这说的好话也是郑念慈在意的,这么一说感觉自己比姐姐福气还好。
郑念慈后面听到婆婆说自己讨厌大嫂的坏话,更是开心的给三人买了冰棍。
在地上蹲着跟鹌鹑一样吃桃酥的叔侄俩,心里竖起大拇指,还是妈/奶有本事,这桃酥配冰棍,神仙来了也不换。
顾家里,顾老太一走,顾书仪就拿出一条发绳显摆。
“妹妹,这是奶奶给我的发绳,好看吧”。
顾舒窈看着眼前的发绳有点沉默,那是奶奶看自己头上有,跟自己要的,说回去给大丫二丫她们,没想到转手给了顾书仪一条。
顾书仪看顾舒窈没说话,知道她没有,想着奶奶不仅给了发绳还给了一毛钱,又忍不住得意。
故意说:“妹妹,奶奶应该也给你了吧,你的发绳呢,给我看看呗。
顾舒窈压下心里想欺骗她,自己头上的发绳就是奶奶给的冲动,平淡的语气说:“我没有”
顾书仪故做惊讶的“啊”了一声说,“那可能是奶奶忘记了吧”。
又接着喃喃自语的说:可能是奶奶第一次见到我吧,她还给了我一毛钱,让我去买头花呢。
顾舒窈:…… 那一毛钱也是偷拿小弟的。
当刚刚自己的喃喃自语顾舒窈没有听到,顾书仪又摆出不想让顾舒窈伤心的样子说:“可能是奶奶忘记了吧,奶奶之前一定给过你头绳吧”。
现在买头绳都要布票的,顾老太在乡下哪里来的布票,就算有她也扯布做衣服去了,不来拿自己的就不错了。
顾舒窈说出顾书仪想听到的答案:“没有,奶奶没给过我头绳头花”。
“妹妹,你别伤心,奶奶她…她可能就是忘记了”。
顾书仪安慰完又开心的走了。
郑念慈回去发现柜里少了的肉粉,感觉天都塌了,亏她还以为老顾家已经改掉 爱翻东西的臭毛病了呢。
郑老太想着顾舒窈随了闺女是个心好的,知道这事可能也不是什么坏事,怕闺女犯糊涂又叮嘱了几遍。
看闺女魂不在体的,郑老太音量拔高的说:“我说的你都听见了没,接回来就送老顾家去,要我说直接给你大嫂做闺女得了”。
郑念慈眼神闪忽的应下。
她和丈夫说的是看情况,要是搞的定城里户口的话就留在城里,搞不定的话再送到老顾家去。
虽然她刚刚一时情急确实想为了窈窈把人送老顾家去,但那毕竟是自己十月怀胎生下来的闺女,现在户口也搞定了,还得考虑考虑。
看顾舒窈也没说要回去了,郑念慈只当是事情翻篇了,又带着顾舒窈回筒子楼了,看到二八大杠上后座上的铁架子,郑念慈心虚的拿自己的布包垫着。
这车后座坐的最多的就是顾舒窈了,怕硌的屁股疼,郑念慈特意给缝了个厚软的垫子。
前几天郑念慈想到自己的亲闺女在乡下受苦的,自己还得接别人家闺女上下学,就把垫子拆了。
顾舒窈没说话,沉默的坐上去。
郑念慈往后看了一眼,顾舒窈抓的是自己屁股下的车座底,不是自己的衣服,努努嘴没说什么,骑着车回了。
回到筒子楼,楼里的邻居就开始打招呼了。
“郑主任,窈窈”。
“郑主任回来了,这是接窈窈放学了”。
“莲花嫂子,你记错了吧,今儿个休息日不上学”。
“还真是糊涂了,咋脸有点红呢”。
“热…热的”。
郑念慈心虚的加快回家的脚步,刚刚哭过眉眼是有点红,怕被人看出来。
其他邻居也没管,欢欢喜喜的去烧好吃的了,今天是发工资的日子,得做点好吃的改善一下伙食。
水房里楼道里都是闹哄哄的做饭声,四处飘散着肉香。
“老弟,老妈老姐回来了”。
“妈,你买了什么好吃的呀”。
一进顾家,两兄弟就跑出来了,兄弟俩眼神巴巴的往两人身上打量。
兄弟俩不记得日子,但他们知道只要楼里家家户户都烧肉的时候,就是大人发工资的日子,这个时候妈妈就会买好吃的回来,下午带姐姐出门的时候没带上他们,他们就认为肯定是带姐姐去逛百货商店了。
看两人身上什么都没有,郑念慈手上就提了个每天背出门的布包,不死心的上前去捏包,顾小弟直接扒拉开来看。
眼见什么都没有,兄弟俩不可置信的看着两人,等个说法。
“咳,今天供销社没什么好东西,明天再买”。
兄弟俩明显不满意,好东西都在供销社的怎么可能没有,明天谁知道是哪个明天。
顾小弟:“老妈,你不会是被辞了吧”。
前些日子有人偷厂里的面粉被辞了,公安还上门了,兄弟俩记的清楚。
“胡说什么呢,会不会说话欠揍是不是”。
兄弟俩不说话了,郑念慈就去做晚饭。
顾小弟偷摸的问:“老姐,是不是老妈不给你买东西,你就哭鼻子了”。
顾老弟也很是赞同的点头,顾舒窈皮肤白,随便碰碰皮肤也红,现在细看的话还能看到眉眼泛红。
顾舒窈听到这个感觉又好气又好笑。
听到说没有,兄弟俩就跑出去玩了,但筒子楼里的小伙伴都待在家里眼巴巴的等肉吃,没人和兄弟俩玩,兄弟俩也受不了到处都是肉香,又跑回来了。
郑念慈怕两儿子闹,一下子给煮了五个鸡蛋。
看着空空的橱柜,郑念慈叹气,今天是回乡下拿粮食的日子,但前几天和婆婆吵架了就没去。
一想到闺女的事,郑念慈就不由的生婆婆的气。
“过两天你们爸爸带个姐姐回来”。
顾舒窈低垂着眼帘,兄弟俩正把鸡蛋想成肉吃呢,也没认真听。
郑念慈解释:“你们姐姐以前住亲戚家,要是有人问,你们就说她以前住姥姥奶奶家知道没有”。
两人知道的姐姐,就只有两个表姐,以为这个也是亲戚的孩子,就问:“什么姐姐?”
郑念慈想都没想就斩钉截铁的说:“亲姐姐”。
顾舒窈吃饭的手一顿,眼前冒水雾模糊了起来。
“是你们的大姐,和姐…小姐姐一样,她们是双胞胎,和你们一样是一块生出来的知道没有”。
夫妻俩在电话里商量好,对外说两人是双胞胎姐妹,姐姐小时候留在乡下奶奶家,接回来就送奶奶家去,在奶奶家就说以前住城里姥姥家。
至于长的不一样,就说一个像妈妈一个像爸爸,毕竟双胞胎儿子就是这样的,实在不行就说窈窈随了她大姨,至于那孩子也不担心,听军生说那孩子长得和自己一模一样的。
兄弟俩是双胞胎,异卵的,大的叫顾书屿长的像妈妈比较好看,古灵精怪的,长的显小被顾舒窈喊成了小弟,顾书郡是弟弟长的像爸爸比较严肃,老板着小脸,走路手放在后面像个老同志,被顾舒窈喊成了老弟。
喊久了就习惯了,邻居和父母也跟着顾老弟顾小弟的叫。
兄弟俩还以为自己的名字就是这个,直到上学第一天被叫到名字,两人还说那不是他们,他们名字叫顾老弟顾小弟,知情的小伙伴还帮忙做证。
听到父母说姐姐是舒窈,他们当然是书郡书屿了,两个小家伙只记住了姐姐名字有书字,给自己叫成了顾书弟,两人名字还一样,没关系那就一个顾书老弟一个顾书小弟吧,结果被老师罚写了一百遍名字。
兄弟俩震惊鸡蛋也不吃了问:“姐姐还有个姐姐吗?”
“对,你们都有个姐姐,她以前身体不好就…就去乡下养病了”。
郑念慈是想过的,说被人贩子偷走了不好听,这样自己那么多年的炫耀岂不是成了笑话,说以前在乡下养病也没那么多风言风语,对亲闺女也好。
兄弟俩心里觉得好神奇,这样岂不是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姐姐了。
“那我们怎么没见过,她长的和老姐一个样吗?”
“那那个是大姐,这个是小姐吗?”
顾舒窈从小到大都是在附近上的学,学校有不少和顾舒窈一个小学初中上来的,顾舒窈长的好的名声,比许明珠出名多了。
大家谈起学校里的人物,首先说到的女生就是顾舒窈黄如珠,然后才是许明珠。
要说长相三人都不相上下,但是黄如珠家世好,让人觉得高攀,许明珠性格泼辣,长的还高,让人望而却步,顾舒窈看起来温柔乖巧说话还软绵绵的。
而且顾家也是附近出了名的幸福人家,虽然父母是做领导的,但家境还好的觉得也不是不可能。
许明珠最看不惯的是顾舒窈,都是四九城口音,就她说话腻腻歪歪的,明明就没有表面上那么乖巧完美,除了她却没人能看出来顾舒窈的真面目,偏黄如珠还和她关系好。
也有不少女生觉得顾舒窈装,说话总感觉在撒娇,但又一边学她说话。
顾舒窈也不知道别人说她说话太温柔了,是什么意思,她只是正常有礼貌的说话啊。
许明珠的操作,已经成为顾舒窈上学日常中的一部分。
许明珠这个小学生的样子,倒是让顾舒窈的心情好了点。
放学的时候,郑念慈和往常一样来接顾舒窈回家。
顾舒窈的学校离家三里地,而郑念慈上班的妇联在另外一个方向。
妇联都是六点下班的,顾舒窈还不到四点就放学了,但妇联上班时间自由,主要负责调解家庭矛盾的,只要把手头的活干完了就行,不好的地方就是有时候在家被周边的街访找上门时,也得去帮忙调解一下。
因为上班时间自由,郑念慈特意调开时间,几乎每天都来接顾舒窈上学放学。
接完再回去上班去供销社买菜,但今天郑念慈却早买好了菜,有时候供销社抢菜,妇联的人就会上着班去抢。
可能是不是亲生的,底气不足了。顾舒窈就说:“妈妈,要不我以后自己回吧”。
郑念慈狐疑的问:“你不会谈对象了吧”。
郑念慈每天来接顾舒窈的原因,就是怕顾舒窈被人骗走了,主要是长的好看她觉得不安全。
在学校给顾舒窈送吃的送情书的人不少,顾舒窈小学的时候没少凭着长的好哄骗同学的吃的,上了初中郑念慈就言辞制止了,怕被穷小子拿点吃的骗走,就每天来接。
“没,我可以自己回去的,也没多远”。
顾舒窈是真的觉得没什么必要,高中读完了没大学上,现在学校放学早,四点的太阳大的很,就算是冬天也还没天黑。
“我有空就接你,这么点距离也不碍事,你不要随随便便谈对象知道没有”。
“要找也要找个条件好的,不要看人模狗样的就信了,多的是人在家穿破衣裳,好衣服留着上学穿的……,谁知道家里怎么样,不要到时候毕业了没有工作,还得跟着下乡去”。
“窈窈,你长的好,等毕业年龄够了,妈再给你好好挑挑……”
郑念慈又开始了一路的说叫。
到了筒子楼,郑念慈拎着一堆菜往家走,顾舒窈也没问为什么不让她领回去,应该是为了蒋红芳就早下班了。
果然一回去郑念慈就问:“红芳,你今天没有出去吧”。
蒋红芳摇头说没有,她连尿尿都是跑到双胞胎房间尿壶上的,家里没有表,她以为时间过的那么快,他们那么快就下班放学了。
郑念慈松了口气,看到蒋红芳手里擦东西的布,尖声叫:“你在干什么”。
蒋红芳不好意思的说:“我在家闲着没事,就找点活干”。
蒋红芳今天扫了地,看没什么事了就找了块擦东西的布,擦家具,她想着自己这么勤快肯定会招人喜欢,说不定还能得到夸奖。
没想到郑念慈却说:“你拿擦厨房的布擦桌椅”。
蒋红芳慌神的看着手里的布,她也不知道这布是干什么的,她只是看这布晾在厨房,她还感慨这么好的布都可以拿来做衣裳了。
郑念慈重新打了水拿了布擦桌椅,教导道:“这布有分类的,下次你不知道你就先问问”。
蒋红芳只能尴尬的点头说好,此时的她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
顾舒窈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先回房间放书包。
郑念慈看着蒋红芳还是昨天那灰尘仆仆的样子,这孩子也不知道收拾收拾,想到现在澡房还没多少人,就和顾舒窈说。
“窈窈,你带你姐姐去楼下浴室洗个澡”。
“好的,妈妈”。
筒子楼的公共浴室在一楼,每个月的水费按每户的人头收费,不管你有没有去洗。
每家的电费是按灯泡瓦数有没有其他电器收费的,目前筒子楼里就只有一户人家有黑白电视,顾家只有收音机,想买电视但是没有电视机票。
水的话每层楼都有个水房,家里是没有水龙头的,要水只能去那打,按一层楼收费,一层楼再按人头收费的,16岁以下的小孩算半个人,顾舒窈今年刚好算一个人。
郑念慈看着蒋红芳抱着的补丁衣服,又忍不住皱眉说。
“窈窈,给你姐拿两件不常穿的衣服”。
蒋红芳注意到郑念慈脸上的嫌弃,只能用脚尖弄着地板。
郑念慈这么说,顾舒窈可不敢这么干,不知道该拿哪两件,就带蒋红芳进房间让她自己挑。
蒋红芳一进去首先闻到的就是香味,蒋红芳记得自己第一次闻到带香味的屋子是在村里的知青房里。
当她跟其中一个知青熟了后支吾的问出口时,知青笑着说“女孩子本来就是香的呀,你以为是臭男人啊,当时还有女知青嘲笑她,可能村里的女人家里都是臭的吧,哈哈哈…”
整个房间充满了粉色,她第一次看见那么多的粉,而且为什么感觉比弟弟的房间还要大。
昨天的拥有新房间的喜悦感,此刻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蒋红芳认真打量着房间,情不自禁的往里走,突然看见靠墙的床那边有个婴孩对她笑,咧着红嘴瞪大了眼睛,还不止是一个。
“啊!!!”
顾舒窈也不喜欢顾书仪,但对方也没做什么,还是开口说:“可是她毕竟是我们姐姐,我们看面子上还是不要计较了”。
黄如珠知道道理,有点担心自己姐妹有了亲姐姐,跟自己关系没那么好了。
“那你不能和她关系太好,你只能跟我最好”。
顾舒窈抱住黄如珠的胳膊说:“放心啦,我们关系最好,可以了吧”
看顾舒窈这样子,黄如珠才满意,继续傲娇的说:“包括顾老弟顾小弟”。
顾舒窈无奈的翻了个白眼,“好好好,黄大小姐,珠珠大小姐,小的和你天下第一好,没有人能比我们关系更好”。
其实知道自己不是这个家的闺女后,顾舒窈觉得自己和双胞胎弟弟都有点隔阂了。
双胞胎和她们俩的感情非常好,几人从小到大就在附近几个筒子楼大杂院到处疯玩。
顾书仪正在厨房洗菜,心里有点懊恼刚刚没有控制住情绪,在外人面前毁了自己的形象。心里怪那个乡下来的表妹,想到对方是乡下来的长的好又怎么样,还不是穷乡下的。
顾书仪莫名的就有了自己是城里人的自豪感,挺起胸脯继续洗菜了。
过了一会在房间里的顾舒窈两人就听到顾小弟回来的声音,然后是顾小弟大声对顾书仪说话:“珠珠姐来了,我们吃白米饭,不吃玉米面”。
然后就是刚平复好心情顾书仪的声音,“妈说了,只有放假和过节才吃米饭”。
“珠珠姐每次来都是吃白米饭的”
顾书仪嘲讽的说:“有玉米面吃就不错了,人家平时估计在村里连粗粮都吃不饱”。
自己在村里天天吃粗粮的也好意思上别人家要求吃白米饭,顾书仪更看不惯黄如珠了。
顾小弟惊讶自己这个姐姐今天情绪不对,但一看真的只放了玉米面,还是放狠话说:“你不煮白米饭,待会我就告诉老妈”
顾小弟看顾书仪要生气了,连忙跑走,不知道这个往日讨好自己的女人发什么疯。
“老姐,老姐,快开门,珠珠姐,珠珠姐,快出来”。
两人猜估计又是和小伙伴玩输了,让两人帮忙找场子去。
顾小弟看两人都不理自己,放狠招:“老珠姐,老珠姐”。
然后门一开,顾小弟本倚靠在门上的身体差点歪倒在地,好不容易站稳就挨了一拳头。
顾舒窈看着气呼呼的黄如珠,想到顾小弟和顾书仪的话,不愧是亲姐弟。
顾小弟也不生气,笑嘻嘻的拉两人往外跑,还不忘喊上顾老弟。
黄如珠出去的时候看见顾书仪在煮饭还觉得奇怪,小姨她们每次都不让自己和窈窈干活的,说女孩子干多了活容易手粗。
被拉走的到楼下的两人,才发现顾小弟让两人帮忙比赛摔泥巴,帮他把弹弓赢回来。
两人小时候就经常带着更小的两兄弟到处玩,顾小弟现在也还认为两个姐姐和自己一样都是小孩子。
顾舒窈两人默默的对视了一眼,还以为是弹弹珠滚铁环呢,她们这么大了,可不想玩泥巴,最后还是黄如珠出大白兔奶糖换回来的。
拿到糖的小孩开开心心的走了,要弹弓自己找个树杈做就好了,这可是大白兔奶糖。
顾小弟看着被换走的大白兔很是心疼,早知道他就喊顾老弟帮忙了。
心疼归心疼,顾小弟还是大方的请两人去吃冰棍。
因为顾老太的到来,顾书仪觉得自己在这个家也是被人偏爱的,总算不是所有人都喜欢顾舒窈了。
所以当郑念慈说去姥姥家时,顾书仪是非常期待的。
其实顾老太家也不是很远,她住在十几里的大杂院里,比黄如珠家还近。
顾书仪看着一条条胡同口有点失望,顾舒窈倒是十分适应,看见在胡同大树下和人聊天的郑老太,立马开心的跑过去喊姥姥。
郑老太立马抱住跑过来的外孙,笑的脸上皱纹都加深了。
“姥姥的乖孙,姥姥可想死你了,怎得又瘦了”。
旁边聊天的老太老头说。
“阿君啊,你家窈窈又来看你了”
“这丫头越长越好看了”
“你家孩子真孝顺,经常来的”
“可不是孝顺嘛,看念慈丫头给带了那么多东西”
众人把目光放到了顾军生郑念慈拎着的东西上,郑老太看见东西脸上的皱纹又加深了几条。
听到郑念慈喊妈,脸上的笑容才又收了起来,故作生气。
“还知道来看老婆子我呢,我还以为你这大忙人没空来呢”。
郑念慈也知道自己妈是在怪自己一个多月没过来的事情,所以这次礼都买重了点,还没想好怎么哄,就听众人八卦的问。
“这丫头是谁啊,怎么长的那么像燕君女婿”。
“也像念慈”
“闺女,你哪家的?”
“闺女,你是念慈的哪位亲戚呀”。
,,,,,,,
几个老人好奇的打量着顾书仪八卦的问,郑老太也看了过来,一眼就看出了那人是谁,第一眼是惊讶,然后就看着郑念慈等着她解释。
当初说好的是送老顾家去,这怎么带过来了。
郑念慈先是向大家解释了一番,然后拉着郑老太往家走,顾舒窈都被挤掉了,后面的三姐弟还没来的及喊人也只能跟着走。
大树下的邻居炸开了锅,疯狂的讨论着。
走进去郑老太家,和左右两边的大杂院很不一样,其他的大杂院 ,院子里堆满了东西,房子也是多了木头盖出来的一些地方,锅灶都在院子里。
郑老太家收拾的非常干净整洁,院子除了角落里种了些排队似的青菜什么也没有,屋子里的的物品也摆放的十分好,还有独立的厨房。
两个舅妈正在厨房忙碌,看见小姑子一家来了小舅妈连忙擦手上前招呼。
“念慈和妹夫来了,快坐快坐”
看见两人手里提着的东西笑的更发自内心了,嘴里说着:“来就来吗,怎么还带这么多东西。
姐弟几个开始挨个的喊人,顾书仪也跟着喊,小舅妈笑着答应又向往常一样说:“你们三姐弟又漂亮了”。
说完才发现还有个姑娘,有点疑惑的问:“这妮子是?”
顾书仪忐忑的喊小舅妈。
看着满屋子好奇等着回答的目光,顾军生郑念慈有点后悔没有先通个气再来。顾书仪回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们都忘了还要解释这回事。
郑念慈笑着说:“这是我大闺女,以前身体不好在老家养身体”。
大家一副被震惊到不可置信的样子,开始打听情况,郑老太倒是脸色冷了几分,拉着顾舒窈的小手没说话。
顾舒窈感觉到老太太握着自己的手紧了几分,心里一暖,轻轻的拍了拍表示安抚。
对于父母疼爱顾书仪自己是不怕的,那毕竟是人家的亲父母,她经过这段暑假也接受了,但是她怕最疼爱自己的姥姥不再疼爱自己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