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南境邕州治下一个边远山村,村西头往东数第五户就是李家。李家当家人因为在家族兄弟中排行老三,所以父母便取了个俗名三哥儿。在这一带是远近闻名的老实人、老好人,一辈子与人为善,不争不抢。今天恰好是李三哥家二姑娘出嫁的日子,李家庭院里那是张灯结彩,红绸飘舞,全家一片喜庆。邻里乡亲纷纷前来道贺,鞭炮声噼里啪啦作响,庭院中摆满了丰盛的宴席,大家欢声笑语,等待着共同见证这一幸福时刻,送姑娘踏上新的人生旅程。
远处,一个道士缓缓走来。只见他背着一个一人高的人形石像,一步一个脚印不急不慢地走着,稍近些,大家才看到他腰上缠着块长腰带,左腰挂着桃木剑,右腰插着孚尘杆,前胸挂着一个破烂布包袱,也不知道里面装着些什么东西。等到他再走近些,才发现他身上更是邋遢,不仅反穿道袍,脚穿一双破布鞋,而且长发似鸡窝,胡子如马尾,满身泥与尘。等他到眼根前,大家才看清背上的石头人像,原来是道士刻了个自己立身行礼像。石像右手执孚尘杆底,孚尘头则搭在右肩上;左手向并半伸,手掌在胸前合一,五指向天行礼。
走到李家门口,道士也不问话,径直往里走,走到屋外正门廊下,自己一个人卸下石像。对着看热闹的人群作揖行礼,说着自己云游四方,途经宝地,求碗水喝。李三哥见他可怜,忙递上一碗山泉水,道士客气一声,三口下肚。随后又说起各类吉祥话,向着李三哥讨饭吃。李三哥一家向来善良,又赶上嫁姑娘的大喜事,自然也不吝啬,何况他又说了一通吉祥话,伸手不打笑脸人。便忙让儿子用盛汤的大瓷碗装了半碗米饭,米饭上盖了些鸡鸭鱼肉、青菜豆腐,满满当当一碗饭菜给他。正当要把大瓷碗递给道士时,李家族中一个长辈轻轻咳嗽了一声,眼睛不断朝门口挑着眉。李家小子当即明白了长辈的意思,忙一手拿碗,一手拿起一把椅子,向门口走去。只见他走出大门,往左边又走了几步,先把椅子放好,接着把碗放在椅子上。随后又回来取了双干净筷子,随手又拿了把椅子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