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恒发书屋 > 现代都市 > 三国之寰宇天下后续

三国之寰宇天下后续

九口三石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从韩宇咏完《春望》的那一刻,刘琦就知道自己和韩宇完全没得比,而庞德公的评论则对今天的比试结果盖棺定论。虽然心中不甘,但事实摆在面前,只好故作大气的向韩宇表示祝贺并承认自己不及对方。韩宇见状,也不好得胜不饶人,毕竟自己取笑人家在先,得胜又非真才实学,靠诗圣老人家打败对方也没什么可以自豪的,也连忙微笑还礼。倒是刘琮欣喜万分,拉着韩宇的手臂欢快的摇着。庞德公见韩宇文采出众,气度不凡,而且胜而不骄,更难得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使自己深为欣赏。水镜先生和黄承彦等人也满面赞许之色。而本来喜气洋洋的宴会气氛也被韩宇的这首《春望》破坏的荡然无存。刘表近来本就不喜刘琦,又见他比赛失利,让自己也脸上无光,心中不喜,借故身体不适回房去了。宴会也到此结束。韩...

主角:韩宇甘宁   更新:2025-01-16 14:1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韩宇甘宁的现代都市小说《三国之寰宇天下后续》,由网络作家“九口三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从韩宇咏完《春望》的那一刻,刘琦就知道自己和韩宇完全没得比,而庞德公的评论则对今天的比试结果盖棺定论。虽然心中不甘,但事实摆在面前,只好故作大气的向韩宇表示祝贺并承认自己不及对方。韩宇见状,也不好得胜不饶人,毕竟自己取笑人家在先,得胜又非真才实学,靠诗圣老人家打败对方也没什么可以自豪的,也连忙微笑还礼。倒是刘琮欣喜万分,拉着韩宇的手臂欢快的摇着。庞德公见韩宇文采出众,气度不凡,而且胜而不骄,更难得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使自己深为欣赏。水镜先生和黄承彦等人也满面赞许之色。而本来喜气洋洋的宴会气氛也被韩宇的这首《春望》破坏的荡然无存。刘表近来本就不喜刘琦,又见他比赛失利,让自己也脸上无光,心中不喜,借故身体不适回房去了。宴会也到此结束。韩...

《三国之寰宇天下后续》精彩片段

从韩宇咏完《春望》的那一刻,刘琦就知道自己和韩宇完全没得比,而庞德公的评论则对今天的比试结果盖棺定论。虽然心中不甘,但事实摆在面前,只好故作大气的向韩宇表示祝贺并承认自己不及对方。
韩宇见状,也不好得胜不饶人,毕竟自己取笑人家在先,得胜又非真才实学,靠诗圣老人家打败对方也没什么可以自豪的,也连忙微笑还礼。倒是刘琮欣喜万分,拉着韩宇的手臂欢快的摇着。
庞德公见韩宇文采出众,气度不凡,而且胜而不骄,更难得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使自己深为欣赏。水镜先生和黄承彦等人也满面赞许之色。
而本来喜气洋洋的宴会气氛也被韩宇的这首《春望》破坏的荡然无存。刘表近来本就不喜刘琦,又见他比赛失利,让自己也脸上无光,心中不喜,借故身体不适回房去了。宴会也到此结束。
韩宇和刘琮并肩站在门边,等待里面宾客先行。庞德公来到韩宇面前,凝视了一眼韩宇,然后问道:“韩小友有闲可前来老朽居处,与我那些学生交流交流。”
韩宇心中大喜,这是庞德公对自己发出邀请了,忙道:“庞公莫要如此,直呼我名就可。待子修此间事了,就前往拜见庞公。”
庞德公点头一笑,携众人而去。
韩宇亦随韩嵩拜别离开。看到离别时小刘琮拉着自己久久不愿放手,韩宇难免也有点不舍。想到他后来虽然做了荆州之主,却被裹挟降了曹操,最后生死不明,不免心中一阵伤感,蓦然明白自己已经把他当作亲弟弟一般了。
来到韩嵩家中,韩嵩先询问了一些韩玄及长沙的近来情况,然后到后院拜见了叔母,谢绝了二人的留宿,与韩福一起回到客栈。
回到客栈,甘宁早已在房中。言及请辞,军中之人皆知刘表不喜甘宁,所以军中长官也不待见他,听说他要辞官而去,心中暗喜,虚伪的挽留了一下,未及半日就办好了离职手续,还任由甘宁本部人马一起离去。
甘宁本部有八百余人,如果都跟着自己在韩宇身边,目标太大,怕给韩宇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命族弟甘平先带众人坐自己的战船前往长沙,于洞庭湖附近等待,自己则回客栈等候韩宇。
韩宇听完大喜所望,要知这些人和甘宁出生入死,身经百战,战斗力可想而知。
随及和甘宁提起庞德公相邀之事,二人皆认为此事宜早不宜迟,明日一早就前去拜见。当晚睡下不表。
鹿门山,原名苏岭山,位于城东南约三十里,峭壁苍翠,景色幽丽。相传汉光武帝与襄阳候习郁巡游苏岭山,梦见山神(两只梅花鹿),故命习郁立祠山上,刻二石鹿夹于道口。百姓称为鹿门庙,久之以庙名山,谓鹿门山。近年因庞德公隐居在此,渐成当世名人高士的隐居之地。
三人早早起床,用过早膳。店小二早牵来三匹好马,原来甘宁知韩宇坐船而来没有马匹,昨日就买了三匹好马备在客栈后院。韩宇暗赞这位大哥粗中有细,当下也不客气,上马向鹿门山出发。
韩宇现代虽然也骑过马,但远不算熟练,连韩福的骑术也比不上,更不用说甘宁这久经沙场的武将了。还好他有特种兵的底子,学习适应能力非常快,从一开始的生疏,不一会儿就骑得有模有样,看得甘宁暗暗称奇。
未及一个时辰,已到鹿门山下。眼前的鹿门山郁郁葱葱,山林尽绿,景色宜人。
遇人问了庞德公隐居之所,三人牵马而上。
庞德公居所位于半山腰上,此处土地平坦,甚为宽阔,一座不知几进的四合院矗立中间,周围竹林遍布,又有小溪穿流而过,甚是幽静,真不亏是一个隐居的好地方。
韩福上前敲门,一个小童出来询问,没有通报就领三人入内,直至学舍。韩宇心想应是庞德公已有交代,故不用通报。
韩宇怕人多唐突,让甘宁和韩福在廊下等候,自己一个人走了进去。到了里面才发现原来里面有六人,庞德公高坐堂上,旁边坐着黄承彦,下面四人年轻人面向自己站成了一排,韩宇边走边看,其中三人俱身长貌俊,气宇轩昂,只有边上那人身材矮小,相貌丑陋,韩宇心想此人必是庞统,不由和他对视了一眼,然后礼貌地微微一笑,然后来到庞德公及黄承彦前面行礼。
韩宇其实是猜其他三人是谁,而庞统的身形相貌最容易辩识,所以对庞统有所关注并报以微笑。可庞统却以为在四个人之中韩宇最看重自己,不由对韩宇心生好感。汉朝多以貌取人(时代背景就是如此,非贬意),以往若有陌生人来,因为庞统貌丑而其他人俊俏,所以多看重诸葛亮等人而轻看庞统。谁知今天的韩宇不一样,对自己点头微笑却对其他三人并无表示。
“子修,我刚刚还在和他们说到你,不想你今天就来了。来,我给你介绍,石韬石广元。”庞德公说。
最前面的石广元听庞德公说完向韩宇行礼,韩宇忙忙还礼。
庞德公见两人行礼完毕道:“孟建孟公威。”
站在石广元后面的孟公威也上前行礼,韩宇也忙还礼。
“诸葛亮,字孔明。”
听到庞德公说到诸葛亮的名字,韩宇身子一震,心想终于亲眼见到历史上智力天下第一的诸葛亮了,不由心潮澎湃的看向诸葛亮。不想诸葛亮也在打量这位气宇不凡的年轻人,两个人的眼神正好碰在一起,让诸葛亮产生了一种异样的感觉,这种感觉他无法形容,有钦佩,有嫉妒,还有点想和韩宇一较长短的好胜心。
庞德公见两人都没反应,提醒道:“孔明,这位就是我刚才所念《春望》的做作者韩宇韩子修。”
两人闻言顿时双双回神行礼。
庞德公见两人行礼完毕,接着道:“家侄庞统庞士元。”
韩庞二人也互相行礼。
四人都介绍完,韩宇这才发现没有徐庶徐元直,暗叫可惜。不过眼前四位已经都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了。卧龙凤雏天下闻名,诸葛亮庞统自不必多说,其余两位也是世之大才啊!
石韬石广元,颖川人,后来出仕于魏国,官拜典农校尉、郡守;孟建孟公威,汝南人,后来也出仕于魏国,更是官拜凉州刺史、征东将军。

“黄老将军,你去简单收拾一下,今日就随我去郡守府,以后你们父子就住在那里了。”韩宇笑完说到。
“主公,这样似乎不妥吧?”黄忠答到。
“黄老将军,恕我直言,这里条件过于简陋,不方便我黄叙兄弟调理身体。再者,黄老将军武功盖世箭法无双,韩宇学艺不精,正好向老将军学习请教。”韩宇解释到。
黄忠当然知道韩宇主要还是为了黄叙,当下也不再推却,收拾去了,说是收拾,其实也没什么东西,也就几件换洗衣服,最重要的便是自己的大刀和铁胎弓了。
回到府中,韩宇命人先去准备二间相邻的房间供黄忠父子二人居住,又让韩福给黄叙置办新衣新鞋。
傍晚,一张调养身体表交到韩福手中,嘱咐韩福严格按照表格照料黄叙。上面制定了七日不重样的膳食表,多以蔬菜、水果、肉糜、蛋类为主,并每日饮红糖姜茶;规定每日热水泡脚,三日一次热水泡澡;每日参加锻炼,逐日增加运动量,增强体质和抵抗力。
黄忠看了热泪盈眶,大受感动,发誓日后定要竭尽全力报效韩宇。
这时,甘宁与韩浩联袂而来,甘宁神情愉悦,韩浩说已准备好五百石粮食,明日便着人送往鹿角。
韩浩告诉韩宇,兄长已和他说了昨晚之事,他也认为韩宇的分析十分有理,更高兴韩宇心怀大志,表示会对韩宇全力支持。
当晚,郡守府夜宴,热闹非凡。韩玄、韩宇、韩浩自不必说;庞统、甘宁、黄忠三人现都住在府内,自有出席;魏延是韩宇特意请来的,其中含义不必多说;另外还有杨龄,他久在军中,韩宇心想以后少不得有用他之处,故也请来拉拢一下。
第二天一早,韩宇先按以前军队的方式锻炼了身体,因为黄忠甘宁都是用刀高手,所以韩宇在他们俩的指导下练习了刀法,二人也不藏私,把各自的用刀心得教于韩宇,韩宇结合后世的博机技巧,按照人体力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创作一套适合自己的刀法。
早膳后,庞统来到说:“主公,欲成大事,一定要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可如今城中只有二千人马,就算算上攸县之兵,也只五千之数,无论战力多强,兵力上过于单薄。我认为应该尽快招募新兵扩编军队,然后勤加训练,方能日后所用。”
韩宇、甘宁、黄忠三人听完都点头同意。韩宇说到:“招兵之事我会尽快下令,依师兄之见,目前应该招多少合适?”
庞统答到:“昨日杨将军说库中有弓三千余张,长枪万余,我建议先招八千人,三千弓箭兵,五千长枪兵,加上城中二千老兵,合一万之数,短期内有这一万人马应该足够。”
甘宁心直口快,近来与庞统愈来愈熟,开口说到:“库中既然有弓三千枪一万,为何不招一万三千人,加上二千老兵就有一万五千,岂不更好?”
黄忠听甘宁说完,觉得有理,毕竟对于兵马,为将者当然多多益善。
韩宇略一思索,已知其中原故,笑着对庞统说到:“师兄,你快解释给黄老将军和大哥听。”
庞统见状,料韩宇已知其中原委,心中暗赞这个师弟心思敏捷,开口说到:“荆南偏僻,人口不足,长沙虽是荆南大郡,但比之南郡、南阳等郡则差之远矣!人口不兴则耕之不广,耕之不广则收粮不多。虽然现在库中粮食颇多,实赖长沙这两年风调雨顺没有战乱之福。如果突然把兵马从二千扩充到一万五千,还要提供粮食给攸县,我怕等不到收新粮,库中粮食早难以为继了。我曾和韩长史商议,根据目前长沙郡的人口、耕种及收粮情况,一致认为只能招八千之数,再多恐怕就难以承受了。”
甘宁黄忠二人听了连连点头,身为将领,当然知道粮草的重要性,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如果没粮,再多的兵也没用。
“好,那就按师兄之言,先招兵八千,”然后转向黄忠说到:“我马上出告示下令招募新兵,由黄老将军负责,魏延将军副之。”
黄忠没想到这么快就有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欣然应到:“黄忠领命,必不辜负主公所托!”说完大步流星的离开。甘宁见了也回房换衣服去了。
韩宇见二人离开,问庞统:“师兄,你刚才说的非常对,但是以后肯定不只一万人马,那粮草方面你有什么办法?”
庞统听完沉默了一会,说到:“庞统所学,重军事而轻内政,可惜孔明不在,不然他定有解决之法。”
诸葛亮不来我也没办法啊!韩宇心中嘀咕然后问到:“师兄可有这方面的大才推荐于我?”
韩宇说完,庞统闭目思索,然后眼睛一亮说到:“怎忘了这二人!”
韩宇忙接到:“师兄快说!”
“其一,姓蒋名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少时好学,聪明过人,非百里之才。听说他主张安民为本,善于内治。其二,姓刘名巴,字子初,零陵烝阳人。少便知名,其人才智绝人,善于筹策。但为人清高,刘表曾多次征用推举,他均不应就。至今未曾听说二人出仕,目前应该还在零陵。”
历史上蒋琬与诸葛亮、费祎、董允合称“蜀汉四相”;刘巴为刘备解决了入蜀之后的财政困难问题,后任尚书令。
韩宇听庞统说出的居然是蒋琬刘巴二人,连忙说到:“师兄,如此大才,应该我亲自拜访,今日准备一下,叫上大哥,明日我们便出发零陵,请二位先生出仕。”

这句话犹如暮鼓晨钟,敲打在众人耳中。话音刚落,庞德公蹭的一下站了起来,其余众人也都抬头注视着韩宇,每个人脸上都显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韩宇没想到会是这样一种情景,心想我网都撒出去了,B也装了,现在你们都不说话盯着我,什么意思你们倒是说句话啊!
过了一会,诸葛亮对着韩宇深深地一躬,然后回去坐下了。韩宇见了,也走回来坐好。
“老夫本已决定今生不再收徒,今日却想要破个例了,子修,你愿不愿意做我的关门弟子啊?”庞德公问道。韩宇没想到庞德公会主动提出收自己为徒,听了马上跑到庞德公前面跪下,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叫道:“师傅。”
“好好好”庞德公大笑道:“在我这里,没有什么繁文缛节,你既已磕我三个响头叫我一声师傅,从现在开始,你便是我的弟子了。”
黄承彦等人见状俱起身祝贺。
韩宇连忙一一答谢,虽然面色平静,心里早乐开了花,这次来鹿门山真是不虚此行,居然拜了庞德公为师。
中午,庞德公设宴款待众人。
甘宁韩福二人方知韩宇拜师之事,都替韩宇开心。
宴后,庞德公把韩宇单独叫到书房,说道:“徒儿,你可知我为什么要收你为徒?”
韩宇听了一愣,然后摇了摇头。
“我观你异于常人,日后绝非池中之物。只是我不能确定以后你会给这千疮百孔的大汉带来巨大福祉还是滔天巨祸。直到你说出那四句话,我确信你能给这天下承现不一样的盛世。”庞德公说到这里顿了一下,然后接着说到:“我虽为汝师,却没什么可以教你,幸好还有一些薄名可以助你拢络天下仕子,当然,为师所有资财,你但有所用,尽管随时来取,不必客气!”说完缓缓转身,不再出声。
“是,师傅,”韩宇知师傅让自己可以离开,行了一礼轻轻退出书房。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身后传来庞德公苍老而又雄厚的声音。韩宇听了,心中一阵悸动。
刚出院门,便见庞统在前等候,韩宇上前喊了一声师兄。
“子修,今日听你一番话,为兄当真是醍醐灌顶、受益匪浅。不过恕我冒昧,师弟今日所言只是一种理想,如果你没有实际行动,一切都只是空谈,反比如孔明或者公威说的现实一点。”庞统说完深深地注视着韩宇。
韩宇看了看庞统,想了一下说道:“我心中的天下是一个天下人的天下。百姓当家做主,帝王只是百姓的领袖但也受百姓的监督,领导他们走向富强民主的大同世界。”
庞统上午听到的已是惊世之言,不想韩宇现在说出来的话更让他难以消化,这已经完全超出庞统这个时代能理解的范畴了。
韩宇不理庞统那目瞪口呆的神情,接着说道:“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得结束这个纷争的世界,拥有一个大一统的天下。农工仕商不分贵贱平等发展,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开办学堂解放思想,人人有书读,促进社会进步......终有一天,这个世界将会是一个美好的家园。”
庞统越听越激动,急切地大声问道:“如何统一天下?”
韩宇心想这是问自己有什么具体计划了,朗声说到:“曹操扫清河北,统一北方指日可待;刘璋孙权承父兄之余烈,益州江东亦不可图;荆州刘表,年迈久病,二子平庸,尚有机会。吾自长沙起兵,先取荆南四郡以为根本,待荆州有变便全取荆州,厉兵秣马积蓄力量,待时机成熟,东击孙权西吞刘璋,与曹操成南北相峙之势,曹操虽世之枭雄,但人寿天定,曹操一死,北方必生祸乱,到时我大军北伐中原,天下一战可定也。”
庞统见韩宇所说和自己所想无不相合,越听越心潮澎湃,最后竟直接跪下来坚毅地说道:“统虽不才,愿随师弟一统天下。”
韩宇听了大喜,忙上前相扶,“有师兄助我,何愁大事不成!”
庞统起身急急说道:“那我现在就去辞别庞师,然后早回长沙。”说完转身入内去见庞德公了。
不多时,庞统出,简单收拾完毕。见天色尚早,便不再迟疑,动身起行。
诸葛亮、石广元、孟公威等知庞统随韩宇前去长沙,都出来送行,唯独不见庞德公。韩宇庞统朝庞德公书房方向望了数眼,转身上路。
来时三人,下山时却有五人,除了庞统,多了一个黄承彦,黄承彦返回黄府,顺路和四人一起下山。
五人行至山脚,黄承彦说道:“诸位,时候不早了,今晚莫如去鄙人庄上住上一晚,明日一早再动身不迟。”
韩宇见天色渐暗,黄承彦又诚意相邀,而且自己心底又想见见黄承彦之女,历史上诸葛亮的发妻黄月英,便点头答应往黄承彦府上行去。
行了数里,进入一处小镇,来到一个数个四合院组成的庄子,外面看甚是气派。
黄承彦引众人入内,刚进院子,韩宇就被院中摆放的一个巨大的木制器械吸引。黄承彦见韩宇如此,上前解释到:“前有毕岚制造翻车取水,小女就想把翻车改造一下用于农田灌溉,只是改了几次都不是非常满意,让韩小友见笑了。”
农田灌溉,那不是水车嘛,但是却和韩宇在后世旅游景点看到的圆形水车却不一样,倒是好像在电视上有看到过,对对对,韩宇记起来了,不就是以前电视上才见过的龙骨水车嘛,在抽水机没出现之前,在很多需要灌溉的农间地头,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在上面踩着踏板,把水送到需要的地方。
“爹…”正当韩宇还在回忆之时,一声喊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少爷!少爷!”,耳边响起急切的叫喊声。
韩宇缓缓睁开沉重的眼皮,一张黑黝黝的脸出现在自己眼前。
“少爷醒了,太好了太好了!”黑脸男子开心的叫道,一脸如释重负的样子。
韩宇有点懵,这谁啊?什么少爷少爷的?紧接着身体感觉到一阵寒意,哆嗦了一下,心想怎么这么冷啊!抬了抬头,发现自己竟全身湿透的躺在地上,便挣扎的撑了撑身体想坐起来。黑脸男子见状忙伸手帮忙,扶韩宇坐了起来。
韩宇打量蹲在眼前的这个黑脸男子,大约二十岁不到,身穿一套蓝色粗布衣服,看这样式应该是古装,只见他神情关切的看着自己。
在他旁边,还站立着一个大汉,脸色白皙、浓眉大眼、身形魁梧,也身着古装,不过色彩艳丽,料子看起来也非常不错,只是应该是穿了有些年头了,本来鲜艳的颜色也已经浆洗得有点发白了。
韩宇又打了个寒颤,不由摸向自己湿漉漉的衣服,这才发现自己穿的也是类似古代的长衫,一时脑子有点不够用,暗问自己:怎么回事?我在哪里?
“少爷,你感觉怎么样?要不先回船上换一下衣服吧?”
韩宇甩了甩头,然后故作镇定的伸手掸了掸头发上的水珠,然后低头努力回忆。
自己刚才在老家东钱湖边钓鱼。无意中发现湖中隐有金光闪闪,仗着自己是退役特种兵,水性极佳,便脱了外套一个猛子扎到湖底,刚捞到一块四四方方的白玉,突然间全身尤如过电一般,然后两眼一黑失去知觉,醒来便是现在这般情景了。
“少爷,我们先回船上吧。”黑脸男子不见韩宇有所动作,边说边过来扶韩宇起来。
“好的韩福。”随着这个名字不经意间的脱口而出,另外一段记忆闪电般清晰的涌现在自己的脑中,韩宇感觉自己的身体里突然间有了两段记忆。
难道我死了灵魂附在别人身上了?还是我穿越了?穿越到了古代?韩宇一时之间也想不明白,在韩福的搀扶下来到旁边的船上。
船是木船,比以前自己在绍兴坐过的乌篷船大了许多,还有好几间独立的船舱。
韩宇跟随着来到其中一个船舱,韩福在包袱中取出一套干净衣服,准备服伺韩宇更换。
“韩福,你先出去,换好了我再叫你。”韩宇一是不习惯别人帮忙换衣服,二是想自己一个人静一静,捋一捋思绪。
“是,少爷。”韩福应了一声,带上舱门出去了。
韩宇一边思考一边脱下身上的湿衣服,然后随手丢在地板上。“哚”,衣服在地板上发出一声闷响。韩宇顾不及查看,光着身子实在太冷了,先想着穿上衣服再说。
因为第一次穿古装,花了好一阵子,韩宇才穿戴整齐。想起刚才的声音,拿起自己脱下来的衣服一阵摸索,然后从衣服内袋翻出一个白玉,隐约就是自己从湖底捞到的那个。定眼细看,此物大概十公分见方,上面刻有龙形浮雕,栩栩如生,翻过来发现底面有花纹,好像是什么文字,边上缺了一角,却用黄金镶补了。
韩宇越看越惊,心想这个莫不是秦始皇传下来的传国玉玺吧?这可是无价之宝啊!忙收入旁边的包袱内藏好,然后顺势坐倒地板上。
理了理脑中的另外一个记忆,现在是大汉建安十一年十二月,这个身体的原主人和自己同名同姓也叫韩宇,父亲乃是长沙郡太守(呦,官二代嘛!韩宇心想,不过随即也明白自己应该是穿越了,穿越到了另外一个时空的另外一个人身上)。
建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206年(得亏自己是个三国迷,一本《三国演义》读的滚瓜烂熟,《三国志》也略有翻阅),汉献帝在许都,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而袁术称帝早已败亡,玉玺应该已复归汉室,只是不知为何出现在后世,又莫名其妙的把自己穿越到了这里。
韩宇收了一下思绪,不再纠结这个问题,接着想下去。
公元206年,曹操已经打败袁绍,正在扫除袁氏残余势力,努力统一北方;孙权已经坐领江东,马腾韩遂尚在西凉,刘璋在益州,张鲁占汉中,公孙康盘踞辽东;而韩玄则在刘表值掌的荆州下面做了个长沙太守。
207年,曹操征乌桓还,郭嘉亡,诸葛亮出仕。
208年,刘表亡,曹操南下荆州,其子刘琮不战而降;刘备南逃,东结孙权,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接下去刘备取南郡,收荆南四郡......
等一下,韩宇突然想到三国演义中韩玄不就是这个时候被杀的嘛,这可不行,现在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人生地不熟,无依无靠,幸好有这么一个掉到自己头上的太守父亲,这棵大树可不能倒。否则一损俱损,自己以后就没好日子了,说不定什么时候两父子一起被杀都说不定。
旋即又想,据演义记载,长沙太守韩玄平生性急,轻于杀戮,众皆恶之。就是说韩玄这个人性格暴躁,滥杀无辜,可能还有生性多疑,手下大将黄忠忠心耿耿,他却无端猜忌黄忠通敌就是佐证。哎,这个便宜老爹好像不怎么靠得住啊,看来还得靠自己啊!靠什么?靠我勤奋苦读十五年,知晓上下五千年,再加上神州特种兵的身手,我就不信不能在这乱世之中生存下来,对,不但生存下来,还要出人头地,难得穿越一回,为了自己,也为了早日结束这乱世,不如争霸天下,一统江山,还百姓还华夏一个清平世界、朗朗乾坤。
想到这里,韩宇不竟豪情万丈充满信心,开口向外面喊道:“韩福。”
舱外的韩福已等候多时,听到后推门而入,应到“少爷。”
“韩福,我且问你,我是如何落水的?”

“月英,你这么晚来找我何事?”最终,韩宇打破沉默问到。
“哦对,你的水车图我只看了一会,很多以前不懂的地方茅塞顿开,让我受益良多,相信不久,我就会把你的水车造出来。”黄月英答到。
“嗯,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但是有一点你错了。”韩宇笑着说到。
“啊,哪里错了?”黄月英错愕的问到。
“怎么你说是我的水车?我画图,你制造,最后应该叫我们的水车。”韩宇看着黄月英的眼睛柔声说到。
黄月英听了心中一阵甜蜜,嘴角泛起一丝笑容,不过头更低了,脸也更红了。
房内又是一阵宁静,这次是黄月英先开口说到:“韩大哥,我近期还在研究怎么改造直辕犁,你也知道现在的直辕犁,犁身笨拙,要两头牛才能拉得动。可是耕牛稀少,百姓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所以我想改造一下,建造一款一头牛就可以拉得动的犁。不知道你对这个有没有好的建议?”
韩宇刚到汉末不久,根本没见过什么直辕犁,但幸好自己出生在农村,小时候老老见村里人赶牛拉犁耕田,心想能让20世纪的老百姓还在使用的犁肯定比现在东汉的什么直辕犁先进,想到这里说到:“真是巧了,我以前也想过怎么改造犁具,嗯,要么还是和水车一样,我把图画出来,具体怎么改造你看着办,怎么样?”
“真的,真是太巧了,韩大哥,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可以把图画出来给我?”黄月英欢欣雀跃的说到。
“这样吧,我现在开始画,明天一早就把图给你,好吗?”
“太好了太好了,”黄月英听了开心的挥了挥小手。
在现代人眼中,黄月英妥妥的美女一枚,韩宇又见眼前的美女露出这么可爱的神情,不由看得呆了。
黄月英听韩宇不说话,又见韩宇傻傻的看着自己,眼神中充满了爱意,顿时心跳加速小鹿乱撞,慌张的站起身来说到:“韩大哥,你也不要画的太晚,早点休息。”
说完不等韩宇答话,匆匆忙忙的跑了出去。
韩宇见了笑了笑,既然答应了明天早上把图给她,便不再胡思乱想,忙让韩福准备笔墨纸砚。
第二天,韩宇等人起床漱洗完毕,待用过早膳却迟迟不见黄月英。
甘宁心念手下弟兄,催促尽早启程。韩宇左等右等不得,只能随众人走出大门准备出发。
“韩大哥......”一个喊声先从里面传来,然后见黄月英急匆匆的跑出来,只见她头发凌乱,估计还没来得及梳洗。
原来黄月英昨夜自韩宇房间离开回到自己闺房,躺下后一直难以入睡,一会儿想想新水车的改造,一会儿想想韩宇会画出怎么样的新犁,最后脑海中反反复复出现韩宇的面容,少女怀春,辗转反侧,最终什么时候睡着的也不知道。
直到此刻才迷迷糊糊醒来,听说韩宇等人已经出了大门,所以顾不得洗漱,疯也似的跑来。
韩宇见了停住脚步,迎上前去。
“韩大哥,你要走了啊?”黄月英依依不舍的说到。
“嗯,离家多日,该早日回去了。”
“哦。”黄月英听了轻声应了一声,然后低下了头,双眼已经发红。
韩宇摸出怀中草图,递到黄月英面前说到:“月英,这是我答应给你的草图,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黄月英接过来打开,看到图上的犁画得不是非常复杂,但是画得比昨天的水车精细多了,有别于目前的直辕犁的是韩宇画的辕是弯曲的,而且更短。
“韩大哥,现在的犁叫做直辕犁,你这个我叫它曲辕犁,好吗?”黄月英抬头问到。
“好啊,你喜欢叫什么就是什么。”韩宇微笑的答到。
黄月英听了开心一笑,随即想到马上要和韩宇分别,沉默的低下头去。
韩宇心中也一阵难受,柔声说到:“月英,我该走了,大家都等着呢,这样,我会常常写信给你,你有什么也可以写信给我,怎么样?”
“说话算话。”
“好,说话算话。”韩宇应到。
“一路保重!”
“好,”说完翻身上马,与众人缓缓离去。
黄月英久久没有转身,直到渐渐望不到韩宇的身影为止。
黄承彦在旁把一切都看在眼里,会心一笑,走回府中,独留黄月英一个人在大门外凝望。
韩宇四人马不停蹄,一路向南。于途如遇到特殊地形,四人便停下来认真观察,庞统更是不厌其烦的为韩宇甘宁二人指点,哪里可以藏兵,哪里可以伏击,哪里可以阻敌等等,让韩宇甘宁二人受益匪浅。晚上,韩宇庞统二人更是秉烛夜谈,庞统讲用兵之法,韩宇谈治国之道,二人伯牙子期相见恨晚,常常交谈到深夜。
三日后到达南郡治所江陵,从江陵回长沙治所临湘有两条路线可以选择:一是渡过长江,南下汉寿,然后往东可至临湘;二是从江陵坐船顺江而下,然后经洞庭湖、湘水一直水路到达临湘。韩宇怕庞统骑马劳累,自己虽然骑术有所提高,几天下来也感觉有点吃不消,更不用说庞统文人,最重要的是甘宁也执意走水路,因为他与手下的八百弟兄也相约在洞庭湖会合,便让韩福租了一条客船,选择走水路回长沙。
韩宇站在船头,看着滔滔江水奔腾而去感慨万千,自己莫名其妙的来到了东汉末年,现在文有庞统,武有甘宁,老爹还是长沙太守,手下黄忠魏延个个都有万夫不当之勇,何愁不能闯出一翻天地。想到这里心潮澎湃,不自觉开口咏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