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恒发书屋 > 其他类型 > 穿成老妇后的古代农家养娃日常洛云宜舒征敛完结版小说

穿成老妇后的古代农家养娃日常洛云宜舒征敛完结版小说

小懒懒懒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夕食这一顿,大家都是简单吃,混个水饱。舒子英看着洛云宜递给她的馒头,觉得很不好意思。“我来也没帮上什么,不用给我吃这么好的。”又是馒头又是红薯,太浪费了。“给你你就吃,今天确实没安排事情,也是考虑着大家相处需要时间磨合,之后事情也多,不会让你闲着。”现在是六月底,地里的庄稼大多在七八月就会收成。(时间按照现在的农历计算)然后还要翻地,种秋菜,把地里的蔬果摘下来,该腌的腌,该晒的晒。而且还要准备过冬的柴火,日常还要出去割些猪草剁碎给鸡吃。这会儿可没那么多粮食喂鸡。光是听着就知道事情不少,实际操作起来每一件事情都很费时间。所以怎么可能会没事做呢。洛云宜说了一大堆,都是要做的事情,但是舒子英听了反而安心。有事给她做就好,不然光吃饭不干活,...

主角:洛云宜舒征敛   更新:2024-11-19 21:0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洛云宜舒征敛的其他类型小说《穿成老妇后的古代农家养娃日常洛云宜舒征敛完结版小说》,由网络作家“小懒懒懒”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夕食这一顿,大家都是简单吃,混个水饱。舒子英看着洛云宜递给她的馒头,觉得很不好意思。“我来也没帮上什么,不用给我吃这么好的。”又是馒头又是红薯,太浪费了。“给你你就吃,今天确实没安排事情,也是考虑着大家相处需要时间磨合,之后事情也多,不会让你闲着。”现在是六月底,地里的庄稼大多在七八月就会收成。(时间按照现在的农历计算)然后还要翻地,种秋菜,把地里的蔬果摘下来,该腌的腌,该晒的晒。而且还要准备过冬的柴火,日常还要出去割些猪草剁碎给鸡吃。这会儿可没那么多粮食喂鸡。光是听着就知道事情不少,实际操作起来每一件事情都很费时间。所以怎么可能会没事做呢。洛云宜说了一大堆,都是要做的事情,但是舒子英听了反而安心。有事给她做就好,不然光吃饭不干活,...

《穿成老妇后的古代农家养娃日常洛云宜舒征敛完结版小说》精彩片段


夕食这一顿,大家都是简单吃,混个水饱。

舒子英看着洛云宜递给她的馒头,觉得很不好意思。

“我来也没帮上什么,不用给我吃这么好的。”又是馒头又是红薯,太浪费了。

“给你你就吃,今天确实没安排事情,也是考虑着大家相处需要时间磨合,之后事情也多,不会让你闲着。”

现在是六月底,地里的庄稼大多在七八月就会收成。(时间按照现在的农历计算)

然后还要翻地,种秋菜,把地里的蔬果摘下来,该腌的腌,该晒的晒。

而且还要准备过冬的柴火,日常还要出去割些猪草剁碎给鸡吃。

这会儿可没那么多粮食喂鸡。

光是听着就知道事情不少,实际操作起来每一件事情都很费时间。

所以怎么可能会没事做呢。

洛云宜说了一大堆,都是要做的事情,但是舒子英听了反而安心。

有事给她做就好,不然光吃饭不干活,她心里忐忑。

吃完晚饭之后舒子英把碗洗了,又去后院剁了些草,和了两把米糠,把食物煮熟了放凉才倒进食槽。

喂小鸡一次不能给太多食物,所以一天要喂两顿。

为了提高小鸡的存活率,连喝的水都是烧开的水,没找到赚钱的门路,就得格外珍惜家里已有的财产。

鸡也是财产啊。

等舒子英离开,洛云宜也还不能休息。

这个朝代已经开始使用蜡烛,但是日常里更多人用的还是油灯。

灯光其实不怎么亮,洛云宜觉着就跟现代的小夜灯差不多,只能说能视物,不至于抹黑行动。

所以在天黑之前,洛云宜还是愿意在院子里活动。

这会儿家里没有外人,她把几个浴桶又放出来,果然在浴桶里又找到了些东西。

其中一个桶里就是她积攒的布料,装了大半桶呢,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针线包。

有买布送的,也有她自己花钱买的,短时间内她不用再为布料和针线发愁。

这些布料大部分的规划都是做睡衣和家居服,所以买的时候就是选的棉布材质。

她的着装一向是纯色极简风,所以布料也不是花里胡哨的风格。

这个审美其实是受她奶奶影响。

她奶奶酷爱各种大花,衣服颜色也是大红大绿,各种耀眼的高饱和色系。

她看了那么多年,是真的一点都不希望那些颜色出现在自己身上。

另外还有小半桶的布料是一些带花纹的,有一阵子网上特别流行古风,正赶上她又追了一部古装剧,被剧里演员的服装种草,所以买了一些适合做汉服的布料,还有一些纱。

不过买回来之后她又被别的事物吸引了注意力,所以这些料子就成了库存。

怕再有东西没清点到,洛云宜这次是看一个浴桶收进去一个。

因为仓库没有限高,几个浴桶她都是摞成一摞,每次仓库里放不下了,她就把东西往浴桶里放。

所以桶里也放了不少东西。

洛云宜甚至看到了一桶肉。

都是塑料袋一小包一小包地装着,很多都是她平时买多了没切完,想着放冰箱冷冻下次吃还需要解冻,就随手丢进来。

然后下一次又忘记这里有肉又出去买。

旁边有一个袋子装的比较多,洛云宜打开,发现是一袋馄饨皮。

是那种很薄的燕皮,这东西在市场不好找,可是每次出去吃,一碗十二个燕皮馄饨,要十几块钱。


平白长了十几年的岁数,要是还不能按照自己的心意活,她真的会憋屈死。

“老三的几亩地暂时还是放在你名下,耕种我自己想办法。”

说着她从身后拿出一个木匣子:“这是上次分家后家里又攒下的银钱,今天也一并分了。”

洛云宜没私藏,这是原主夫妇共同挣下的银钱,理当用在几个孩子身上。

舒常期也是秀才之身,在书院里教书,这些年家里一共攒了良田八亩,耕地十五亩,因着能免税收二十亩,家里在钱财上并不如何紧张。

之前那次分家,老大分到了东厢房,老二住西厢,老三则重新划了宅基地,家里出钱建了三间正房。

财产分配上长子会分到家里所有财产的一半,剩下的均分给其他子女。

所以已故的舒征敛名下有良田两亩,耕地四亩,分家时分到了十两银。

长子分到的家产最多,也要承担老人赡养的责任,按理说洛云宜归他负责。

但是现在的洛云宜可不愿意跟别人一起生活。

之前她掌家,唐见喜跟她就有些矛盾,只不过不敢摊开在明面上让舒宴犹知道。

这会儿听到洛云宜要搬出去,心里最高兴的就是她。

谁不想自己当家做主?

“匣子里还有七两银子和一些铜板,这次老大和老二一家二两半,剩下的我拿着,今天趁着大家都在,正好帮我把东西都搬一下。”

确定洛云宜心意已定,族叔就开始提笔写证明,这就是他过来的意义。

做个见证人。

“云娘你真的不再考虑考虑?”洛云峰眼神犀利,在一众女眷身上扫过,看样子是有人给小妹气受啊。

若非如此,洛云宜为何要大动干戈地搬出舒家。

“大哥,我心意已决。”现代的洛云宜是个独生女,没有感受过手足的关怀,但是原主的几位哥哥,对她都很好。

洛云宜也没有当独行侠的准备,所以关系还是得搞好。

至于她和原主的不同?经逢巨变,有变化也正常。

“那让你嫂子和你一起收拾行李,今天就把事情了结了。”洛云峰没有再劝,其实仔细想想,搬出去也好,人少,日子还简单些。

舒家村耕读之风盛行,村子里不少人都是舒常期启蒙的,住在村里,即使独门独户,也不会叫人欺负。

安全方面嘛,回头让三弟去寻两只厉害的狗,调jiao好送过来给小妹看家。

洛云宜的行李非常简单,垫铺的褥子一张,被子一床,四时的一些衣服,还有一个妆匣。

剩下的两个箱子,衣柜和床,这些就得靠男人们帮忙搬过去。

舒征敛的房子离老宅不远,走路七八分钟就到了。

此时院门敞着,地上乱七八糟地扔了些东西。

屋里值钱的东西,桌子柜子,锅碗瓢盆都叫人给搬走了。

舒宴犹气急,他没想到老三媳妇做事这么绝,这房子现在就是个空壳,怎么住人呢。

旁边刚才劝洛云宜不要休李翠花的妇人呐呐地不敢说话。

她还替别人考虑,人家自己把后路绝了。

舒宴犹要出去找李家理论,洛云宜拉住他:“算了,那些东西就当全了她和征敛夫妻一场的情分吧,你找人把屋子打扫打扫,东西再慢慢置办就是。”

别人用过的东西,她还不想要呢。

把原主的床和柜子搬过来,也是因为这些东西是原主的嫁妆,她在哪儿这些东西就得跟着在哪。


一开门,舒宴犹就递过来一包馒头,看着洛云宜抱着孩子,他又收回了手,提着馒头进门,但是还是不知道把东西放哪儿合适。

“放到厨房的架子上就行。”洛云宜也没跟舒宴犹客气,几个馒头而已,不管是原身还是现在接手孩子的她,都受得起。

“旁边有粥,饿了就自己拿碗盛。”洛云宜也不小气,反正家里的粮食都是昨天两个儿子扛过来的,让他吃点也没关系。

仅仅才一天,洛云宜已经开始适应自己有了两个成年儿子的母亲身份,哦,看看怀里伸手想抢勺子的小崽,她现在不仅是母亲,她已经是奶奶辈了,微笑。

“吃过了的,娘,这一两银子您留着,给孩子买点吃的。”舒宴犹从衣襟里拿出一个小小的银块递给她。

昨天又分的那些银子他本来是不要的,但是唐见喜觉得那是她们应得的,不愿意拿出来。

“拿回去,我还没山穷水尽到这种地步,出门在外,你身边记得留些钱。”

既然接受了这个身份,洛云宜也在尽量进入角色,毕竟舒宴犹有出息,她也跟着沾光啊。

“儿子晓得的,钱您留着用,我先走了。”舒宴犹知道母亲为他着想,心里更是五味杂陈。

一边是善解人意的母亲,一边是认死理固执的妻子,此刻他心里的天平更加偏向洛云宜这边。

舒宴犹离开了,回去的路上他想了许多,觉得自己有必要去一趟岳父家,让岳母过来劝一劝唐见喜。

其实他觉得洛云宜搬出去对他们这个小家庭损失更大。

只是唐见喜一心只想着自己能当家做主,暂时忽略了很多问题。

比如现在家里没个帮衬的,儿子才两岁大,为了进学,他在家的时间不多,家里那一摊子事情全压在唐见喜身上不说,还有田地里的农活。

就算农忙的时候书院会放假,他能回来干活,平时带着孩子,唐见喜一个人根本不可能忙的过来。

唐见喜不懂,现在不是洛云宜需要他们,是他们需要洛云宜。

洛云宜干脆利落地搬出来,他作为人子没办法忤逆父母,但是他们也得对洛云宜恭敬,不管是大义还是私心,洛云宜这边他是绝对不可以放手不管的。

那一小块银子就放在洛云宜身边,小崽崽吃了小半碗蛋羹,这会儿不想吃了,就开始捣乱。

洛云宜把银子捡起来放到她的私人仓库里,没有哪里能比她的仓库更安全。

吃了半个馒头和一碗肉粥,洛云宜陪孩子玩了一会儿。

这里的习俗是周岁才取大名,孩子现在就一个小名叫着,回忆了一会儿,洛云宜才确定孩子的小名:石头。

“小石头,你乖乖的,我去翻地,等会儿给你喝米粥好不好。”

不管好不好,话说完了,洛云宜就把孩子放进了大篮子里,篮子上有提篮把手,把衣服搭在上面,遮了孩子头顶那半边,免得风吹头顶凉嗖嗖。

辰时过,巳时中,洛家一家老小都过来了。

动静可大,隔着院门洛云宜都听到声音。

放下锄头拍拍衣服,这才准备去开门。

原身是家里的小女儿,上面四个哥哥。

大哥洛云峰45岁,是个秀才,二哥洛云维,只考了童生,和洛云峰一起开了一家私塾。

二哥和三哥洛云白是双胞胎,今年43岁,没有功名,在镇上一家书局当掌柜,认识的人很多。


天气不好的时候也可以装在纱布袋子里,底下放筲箕,上面用重物压着,把黄瓜条里的水分压出来。

等待的时间正好用来调料汁。

调料汁的时候舒子英也在旁边跟着学,洛云宜就大大方方地让她看。

舒子英一看一个不吱声,实在是被洛云宜豪爽地用料吓到了。

一大碗酱油,一小碗醋,红糖半碗,白糖一碗,白酒半碗。

再加差不多分量的清水,八角香叶花椒,倒进锅里一起煮开。

放那么些东西,做出来的东西得多好吃啊?

这时候粮食产量低,不管是酱油还是醋,都是要用粮食酿造。

所以价格很高,很多家庭甚至都没有置办调料。

做咸菜一斤盐可以腌十斤菜,粗盐十几文钱,精盐三十文起步。

酱油的价格和精盐价格相差无几,醋也便宜不了几文。

舒子英家里一年也就买半斤酱油日用,非大菜不动酱油瓶子。

醋是没有的,有些菜需要放酱油,但是醋可以用其它酸味的东西代替。

不过舒子英还是默默地把今天看到的记在心里。

万一嫁人以后她也吃得起酱油和醋呢,到时候一定得试试洛云宜的配方。

舒子英决定管好自己的嘴,在洛云宜这里不管看到什么吃到什么,都不能拿出去说。

村里那些婶娘还说洛云宜以后肯定不如从前。

从前如何她不知道,但是洛云宜现在的生活就足够她羡慕和憧憬了。

舒子英出神的时候,洛云宜已经捞出料渣,把料汁盛出来放凉。

至于她的所作所为,洛云宜觉得自己并没有太出格的地方。

酱油和醋确实很贵,但是一年做酱菜也就这么一两回,这点钱她还是愿意付出的。

今天注定是忙碌的一天,午觉都没时间睡。

熬好料汁,小灶里的火移到大灶里,烧一锅水。

洛云宜又坐下来和舒子英一起摘豆角。

舒红确实很用心,送过来的豆角只有很少一部分有虫眼。

虫眼的部分摘掉,水开之后盛出一半,等会儿给小石头洗澡。

然后把摘好的豆角倒进锅里,煮到豆角变色,捞出来铺在晒垫上晒。

给小石头洗了澡,看着小家伙在竹席上爬来爬去,洛云宜叹气,她承认她有点羡慕小家伙的无忧无虑。

哪像她,还得继续忙碌。

下午三点,昨天在村口跟她说话的妇人带着三个壮汉过来给她送家具。

按照洛云宜的要求把家具摆在定好的位置,把床安好,等洛云宜检查了东西没问题。

这一单就算完成了。

买家具的钱和工钱都是洛云峰提前付了的。

洛云宜问一共花了多少钱,木匠也没告诉她。

人家哥哥可是提前打了招呼的,特意叮嘱他不要说价格。

所以木匠只笑着夸洛云宜的哥哥对她好。

不等洛云宜继续追问,木匠就带着人赶紧走了。

再待下去他都要眼红洛云宜了,怎么他就没有一个出手这么大方的哥哥呢。

没问到价格,洛云宜看着新家具,只能默默地在心里把洛云峰几兄弟的地位再调高些。

以后要用心地对待他们。

现在嘛,继续做事情吧。

等料汁放凉,黄瓜条也晒到用力也捏不出水分,弯折不会断的程度,加姜片,十几颗蒜瓣,把黄瓜条装进无水无油的坛子里,把料汁倒进去,喜欢吃辣的可以放点生辣椒进去。


四哥洛云仞,41岁,是家里唯一一个习武的人,在镇上的武馆工作,也是兄弟几个里长相最粗犷的一个。

原身的父母都已经年过六十,算得上是高寿,虽然着急,倒也没跟着过来,老两口也知道女儿这时候分出来单过,怕是要手忙脚乱几天。

这时候要是过去,她们帮不上忙,还得让子女们分心照顾他们。

和他们的初衷本末倒置了。

不过夫妻俩也让老大给洛云宜带了话,让她这边安定下来抽空回娘家一趟。

不亲自见见,心里总放心不下。

洛云宜自然没有不应的道理。

要说收拾,其实也没什么可收拾的。

过来的路上大家都顺手捡了些柴火捆着扛过来。

这会儿地里的庄稼还在长,不需要人为干预,能帮忙的就是家里这点事。

大嫂和二嫂在给她制新的棉被,洛云峰带着几个弟弟出门,先去把木匠家打好的桌子条凳带回来。

这两样是最急的,昨天他特意加了钱让木匠赶赶工期。

等桌椅搬回来,厅里总算有个歇脚的地方。

木匠家里平时做木工剩的一些边角料会被他制成一些小物件,这次洛云峰一下子送来这么一笔急单,他赚了不少,所以大方地送了四张小矮凳。

“这个好,烧火的时候正合适坐。”洛云宜指着一张一臂长的矮凳,农家做饭都是用土灶,大大的灶台,灶门口用土砖砌了一个凹槽,柴火燃尽之后就用铁铲把灶膛里的灰铲出来。

有灰落下就掉到这个地方,不会被踩的满屋子都是。

大的那口灶灶膛大,没有凳子就只能蹲着烧火,这下有凳子就方便许多。

“你说的竹席我也顺路跟篾匠说了,他那里正好有个半成品,收尾了再打磨一下就能给你送来。”洛云峰看着洛云宜因为一张小板凳就高兴的模样,只觉得自己的付出很有价值。

喜欢笑就好,妹夫过世后小妹情绪总不好,长期这样,他怕小妹身体会虚弱。

“谢谢大哥。”洛云宜此刻特别有眼力劲。

虽然不能回报什么,但是情绪价值得先拉满。

突然感觉到几道视线,洛云宜的求生欲觉醒:“也谢谢二哥,三哥,四哥,还有嫂嫂们。”后半句怕屋里的人听不到,洛云宜还提高了声音。

虽然亲人之间道谢让人感觉不亲近,但是大哥都有的,他们也得有。

几个哥哥得到了洛云宜的点名道谢,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

老四洛云仞力气大,分配了翻地的活儿。

老二和老三两兄弟就在后院开始动工,今天要把鸡圈扩大一些,再加固一下。

前院种菜,后院养鸡。

在前院还得拿竹竿搭一个晾衣服的架子出来。

李翠花那一家子都不干人事,好好的晾衣架子也给踹翻了,别说亲家,经此一役,两家跟仇人也没啥区别。

但是李家又是外村的,不特意约定的话,可能很久她们都不会有见面的机会。

临近中午的时候,沈麦背上背着孩子,左右手都拎着东西过来。

“大舅舅,舅母,二舅舅二舅母,三舅舅四舅舅好。”被叫到的几个人都没啥好脸色。

沈麦也没生气,昨天她在屋子里装聋作哑的时候就知道再见面婆婆家的这些亲戚不会给她好脸色,但是她选择了保全自己的利益,自然要承受一些负面反馈。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