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小心,别动了胎气。”
潘凤见甄姜在院子里走来走去,不免上去扶着她,唯恐出了啥子问题!
甄姜嗔道:“夫君,这才两个月的身子,况且我又没有那么娇贵,还有神医在,你担心啥子哦!”
是的,甄姜怀孕了,两个月的身孕。
自从甄姜怀孕后,可把潘凤欢喜得鼻涕泡不停地冒。
两辈子第一次要当爹,岂能不美出花来。
唯恐甄姜受到一点意外。
“我不担心你,我还担心谁啊!”潘凤搂着甄姜,向房中走去。
甄姜心中一甜。
这个夫君真不愧自己爱他等他,美女如云的府邸里,愣是未曾染指其她女人丝毫。
就连红昌这等娇嫩得一掐都是水的小美人儿,说不动手就不动手。
就在夫妻二人说着甜言蜜语的话时,有急报传来。
乌桓各部正在联合,具体事宜未知。
这是时迁的暗影从北部乌桓人处得到的消息。
由于乌桓人各部处于联合的初始阶段,如何联盟攻打何处,还未得知。
“夫君,军情紧急,就不要分心于我了!”
甄姜为潘凤系上披风,后者亲了亲她,手抚在她的小腹上,说道:“你要好好的,孩子也要好好的!”
潘凤刚踏出甄姜的主院,就看到红昌走来。
“妾拜见将军!”红昌施礼,小脸蛋红扑扑,煞是可爱。
“红昌,照顾好夫人。”
这小美人,越长越开越是可人,好几次,潘凤都差点没忍住。
“请将军放心,妾一定会照顾好姐姐的!”
红昌对姐姐二字,咬得重了些,这让潘凤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她粉嫩的脸蛋,说道:“放心,你是我的人,再长大一些,就收你入房。”
红昌的小脸,更红了,美眸中,透着一份喜意、一丝羞涩。
踏步而走的潘凤搓了搓手,感慨这手感实在是太好了。
同时也心生疑惑,凭借着红昌这样的绝色坯子,确定不是貂蝉?
……
长安。
司徒府。
一树梨花压海棠之欢愉过后。
王允怀搂着绿珠,双手中不断感受着独属于少女的那份细腻柔滑,不免想起另一个少女的娇柔身姿。
“可恨的潘凤,抢了我的红昌。”
一想到那个百年难寻的绝色坯子,王允对潘凤就恨得牙痒痒的。
恨完潘凤,王允又开始想起密使从洛阳带来的话。
“除掉董卓,太尉的宝座,郡侯的封爵,就是你的了。”
王允是绝对忠于汉室的,这点毋庸置疑。
刘辩是假货,王允百分百敢断定。
这可丝毫不影响洛阳朝廷,已经成为天下人认可的正统。
刘协是百分百的先帝血脉,也丝毫不影响他成为伪帝的事实。
长安朝廷是伪朝廷,他王允只是伪朝廷里的逆贼。
这点,是王允万万不可接受的。
洛阳朝廷,三公九卿,其他都有人坐了,唯独三公之首的太尉,现在还在空缺。
难道太尉这个位子,是为我王允留着的?
“没错,除了我王允,谁有资格当这个太尉?”
王允下意识地捏紧了!
“嗯,疼!”
却不想捏疼了怀中佳人。
王允松开手,改捏为摸。
只是,如何才能除掉董卓?
董卓时刻处于飞熊军的保护之中,而且身边还有无敌战将吕布,想要除掉他千难万难。
想要除掉董卓,必须得找到他的弱点才行。
董卓好色!
好色,好色……
吕布……
突然,他灵光一闪,开口道:“绿珠,我收你为义女,你可愿意?”
身上被拨弄得很想要,可又得不到满足的绿珠一愣,不明白这老家伙是什么意思!
都是伺候你,当义女和当歌姬有啥区别?
“收你当义女,只要你办成一件事,不但能脱离贱籍,还将有大功于天下,荣华富贵青史留名,必不可少!”
青史留名什么的,绿珠可不在意,脱离贱籍荣华富贵,这还不错。
“妾听相公的,相公说什么,妾就做什么!”
注:相公可不是称呼老公,本是对丞相的称呼,也指三公这样的大咖。
“好,今后你名叫貂蝉,是我王允的义女!”
“那,相公,妾还要伺候您吗?”
失去了红昌,又要失去绿珠,这让王允如被割肉一般。
罢了,舍不得女人除不掉老贼。
为了大汉江山,只能忍痛割爱了。
“好生再伺候一次!”
王允咬牙切齿。
……
太师府,灯火通明!
董卓的身边围满了人,都不是他收罗的后宫美人,而是谋臣武将,济济一堂!
左手边第一把交椅上坐着的,毫无疑问是首席心腹兼女婿李儒。
第二把交椅上坐着的,是一个清逸的中年人,他姓贾名诩字文和。
凉州的人,都知道贾诩之才。
一朝顿悟的董卓,在李儒的举荐下,毫不犹豫地将贾诩按在了文臣第二把交椅上,仅次于李儒。
担任三公之一的司空,封爵武都郡侯。
家小都被迁居到了长安,担任董卓二号狗腿子的名声已经传遍长安,更传到了洛阳朝廷。
贾诩只好半推半就,捏着鼻子走马上任。
依次而坐的文臣谋士,都是有头有脸有名气的人。
右手边坐得武将,有牛辅、李傕、郭汜、吕布、董越、张济、徐荣、张辽等。
数月前的那一战,张辽的武艺被李儒看在眼里,举荐给了董卓,董卓封了张辽当个校尉,统领三千人马。
前不久,在夺取凉州安定郡一战中,张辽表现出色,被董卓提拔为平南将军,独领一军万人。
张辽在丁原的手下时,只是一个小小的队正。
吕布火拼了丁原,作为并州兵的张辽跟了吕布,也只是一个不受重视的小校而已。
短短数月,被董卓提拔成为平南将军这等高位,独领一军才华得到施展,知遇之恩,使得他对董卓充满感激。
“主公,洛阳城的兵马越来越多,这样下去,恐对咱们构成威胁。”
镇守函谷关的徐荣,感到压力非常的大。
函谷关东出,攻打洛阳一马平川。
可一旦函谷关被攻破,对于长安而言,同样变得无险可守。
李儒笑着说道:“不怕洛阳兵马多,臣子多,就怕来的人不够多!”
洛阳新朝廷成立以来的数月间,几乎每天都有忠臣良将和企图浑水摸鱼的人涌入,使得洛阳的繁华热闹,甚至超过了黄巾乱前。
人多,意味着事多。
事多,就乱。
在李儒贾诩等人的眼中,洛阳已经成为一个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地方。
董卓看向贾诩,问道:“文和,你怎么看?”
贾诩抚须道:“主公,洛阳朝中还是有能人的,兵马也足够,为了保险起见,属下以为,可在函谷道的西头建造一关,此关暂名为潼关。”
李儒等人双眼一亮。
函谷道长140里。
函谷关位于函谷道的东头,增援和运送粮草辎重,要走函谷道140里,可谓不便得很。
要是在函谷道的西头再建造一关,即使函谷关被攻破,敌军要穿过140里的函谷道来攻打潼关,难度就转移到了敌军身上。
函谷关和潼关扼守长安,可谓是双保险。
函谷道的地形,大家都非常熟悉,贾诩的建议一提出,董卓就拍板:“即刻建造潼关,董越,由你负责!”
潼关建造,使得长安固若金汤,来自东边的威胁将大大减弱,重心将可以彻底转向内部和凉州。
“主公,段煨将军在华阴的屯田模式,属下以为可以推广。”
董卓撤退回长安,留下段煨驻守华阴,后者的表现,出乎于李儒和贾诩的预料。
段煨不但不侵扰百姓,还爱护百姓,组织军民兴修水利,安排屯田,只数月就初见规模。
上报董卓,让他也不免感叹:手下实在是不缺人才,只要自己振作起来,争霸天下,完全可行。
“任命段煨为三辅屯田大使,主持屯田事宜!”
粮食为重,有段煨主持屯田,将解决大家的肚皮问题。
接下来就是攻略凉州事宜。
董卓已经夺取了安定和汉阳两郡,兵锋将直指其余各郡,或招降,或武力强取。
刚商议完毕,一道喜讯传来:
“主公,小夫人有喜!”
董卓狂喜!
文臣武将大喜。
如果董卓能诞下一子后继有人,那么长安朝廷就能凝结成一心,大家伙有奔头,也就更有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