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晓月金宝的其他类型小说《中秋夜,男子好心送婆婆一盏灯。晓月金宝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爱吃甘蓝汁的长吁”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屋里的晓月听得清清楚楚,心寒透顶,泪流满面。这就是自己的亲人吗?连陌生人都不如。元宵这天,迎亲的轿子停在李家门口,吹打乐声挺欢快,瞧上去挺喜庆。可屋里就不是这样了,晓月死活不肯上花轿,拼命哀求父亲放过自己。李元常哪里肯听,让陈氏把绳子拿来,两人一起,捆绑住晓月的手脚。晓月高声呼喊“救命”,被李元常朝头上扇了两巴掌。晓月忍着痛,仍然呼喊,希望有邻居听到声音,能来帮帮自己。可外面的吹打乐太响了,且邻居都在外面瞧热闹,哪会想到屋里面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陈氏找来一块破布,堵住了晓月的嘴。晓月挣扎着把头往墙上撞,额头破了,流了一脸的血。此刻,她完全是起了想死的心。陈氏的小女儿五岁,看到此情景很害怕,央求道:“大姐好可怜,放过她吧。”平常顽劣的...
《中秋夜,男子好心送婆婆一盏灯。晓月金宝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
屋里的晓月听得清清楚楚,心寒透顶,泪流满面。
这就是自己的亲人吗?连陌生人都不如。
元宵这天,迎亲的轿子停在李家门口,吹打乐声挺欢快,瞧上去挺喜庆。
可屋里就不是这样了,晓月死活不肯上花轿,拼命哀求父亲放过自己。
李元常哪里肯听,让陈氏把绳子拿来,两人一起,捆绑住晓月的手脚。
晓月高声呼喊“救命”,被李元常朝头上扇了两巴掌。
晓月忍着痛,仍然呼喊,希望有邻居听到声音,能来帮帮自己。可外面的吹打乐太响了,且邻居都在外面瞧热闹,哪会想到屋里面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陈氏找来一块破布,堵住了晓月的嘴。晓月挣扎着把头往墙上撞,额头破了,流了一脸的血。此刻,她完全是起了想死的心。陈氏的小女儿五岁,看到此情景很害怕,央求道:“大姐好可怜,放过她吧。”平常顽劣的两个儿子,此时也起了怜悯之心,“大姐终究是咱家的人,爹娘别这么对她。这么下去,大姐会死的。”若李元常此时能听进这些话,就没后面的事了。但他觉得此女忤逆,令自己面子下不来。就像疯了般,对晓月拳打脚踢。两拳三脚下去,下一刻,他的脑袋被个飞来的板凳砸中,当即头破血流。
这个板凳是谁砸的呢?
是金宝。
他从舅舅家拜年回来,没看到晓月,就到处找。
梅氏跟他说,晓月不是他媳妇,回家了,以后也不来了。
平常晓月和金宝相处得还不错,这下金宝就不依了,吵闹着要梅氏把人带来陪他玩。
梅氏被吵得头痛,不理他。
金宝便去找左儿,要他带自己去寻找晓月。
左儿是听说了晓月被休的事,他心底里也有盘算。晓月对少爷好,对底下的人也好,这以后倘若换了个厉害的少夫人,还不知会怎么着。
于是呢,他就答应下来。但也长了个心眼,今日商铺歇业过节,伙计们闲着没事做,左儿就叫了七八个人一起前去。
子的特殊经历,最后说道:“公主金枝玉叶,无我也能安好。而我妻则不然,我是她在这世上唯一的依靠。”听此,皇上没有责怪他,反倒认为他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当时有人认为金宝是在沽名钓誉,金宝没解释,只是平静地回应说:“岁月会见证一切。”其实吧,晓月对金宝的执着也感到好奇。有一次,忍不住问他:“那几年你一封信都没有给我,我以为你不要我了。”金宝愣了一下,而后红了耳根,用手指轻轻弹了下她的额头,“你不识字,即便我写了信,你必要拿给旁人念给你听。夫妻房中之语,岂能让他人知?”
步入中年后,金宝对晓月仍然很好,从未踏足风花雪月之地。
曾经的同窗好奇,问他:“你对妻子是爱多过于责任,还是责任多过于爱?”
金宝没作思考,答道:“爱与责并重。日久情深,责亦随之。”
人们经常说,女人一生中有两次投胎,一次是出生,另一次就是婚姻。
晓月常常感慨自己的命不好,但所幸遇上了张家人,遇上了金宝,给了自己第二次生命。
这话听多了,金宝耳朵里都要成茧,他双手一摊,“好吧,我跟你说实话,我的第二次生命才是你给的。”
趁着晓月发愣,他接着又甩出一句,“那年我溺水,若是你拉我上岸后就去喊人来救,你会是张家最大的功臣。”
说完,他得意地走了,让晓月自个儿想去。
那年,金宝偷跑出去戏水,准备上岸时,小腿突然发生抽筋。
岸边只有正在洗衣裳的晓月,金宝向她发出求救。
晓月慌乱得很,也不知该怎么办。于是把手中的木杵伸向他,试图拉他过来。
可年仅十岁的她,没有多少气力,根本就拉不动。情急之下,她跳下水,使劲从金宝身后把他往岸上推。
金宝根本无法站起来,后面的推力,只能让他的头部频频向岸边撞击。
所以后来金宝想,自己可能不是因为溺水时间太长让脑子受损,
,县令念着这家人的德,遇事也是能帮则帮。
毕竟,情理法,情还是摆在最前头,在不违法的前提下,承了人家的情就得还。
见没事了,金宝很高兴,拉着晓月的手就走,“回家。”
晓月没有动,回家?回哪个家啊。
张家,把她休了;娘家,回去又是入火坑。一时间,她心中再度苦涩起来。
陈氏从地上爬起,阴冷地看了她一眼,嘴角露出一抹讥讽的笑。
回去坐等看她李晓月的笑话,李元常定不会饶过她。
这一幕,刚巧被张伟正瞧在眼里。略略一沉吟,拱手向还未下堂的县令提出请求,“此前因家中误会,将李家长女休弃。现误会澄清,还请大人允许草民将休书收回。”
县令虽弄不明白张家因何事出具休书,但觉得李元常夫妇俩都不是什么好货。是以,摆了摆手,道:“此事找当值官吏办理即可。”
晓月喜出望外,想要给张伟正下跪表示感激,被他拦住,“有话回家再说。”
随即,金宝乐呵呵地拉着晓月,催促左儿,“走了走了。”
回到张家,已有人早一步将此事禀报给了老太太。
老太太了解自家儿子,定是心软所致,当时没表态。
晚饭后,她让人把晓月叫到跟前,问道:“今日闹了这么一大场,你有何想法?”
晓月以为老太太还是想赶自己走,含泪跪下,“祖母,孙媳用身家性命保证,日后一定把夫君照顾好。”
听罢,老太太重重地把手中的茶盏搁在桌上,“自始至终,你都不知自己错在哪里。”
见她神情愠怒,晓月慌忙点头,接着又摇头,“孙媳知道的,是孙媳疏忽大意,让夫君受了委屈,以后不会再有此种事情发生。”
老太太摇摇头,叹了口气,“你这孩子啊,经历了这么大一场事,还没弄明白这其中的道理。软弱无能遭人欺,你得有自个儿的主见。”
见晓月还是懵懂的样子,无力地挥了挥手,“我
到年初,才好不容易有了眉目。原来许婆婆的儿子后来去了京城,做了大官。
不能确定对方是否还会念旧情,但张家老太太执意写出多封信求助。
这些信,许婆婆都收到了。但她的年纪也大了,家人不放心她前来。
最后,还是许婆婆坚持,“解人之困,胜过庙中万千香火。”
所以她就来了此地,还凑巧就遇上了金宝。而更为难得的是,金宝居然还记得她。
许婆婆深得许家医术真传,擅长针灸。在张家住了一段时日,真的就把金宝的病治好了。
她是看着金宝长大的,觉得他荒废了这么多年光阴,实在可惜。回京时,便把金宝带去京城求学。
陪同的只有左儿,晓月没去,留在张家。
在京城,凭着精湛的书法和画技,金宝很快便崭露头角。半年后,正好是科试时间,他本想着去试试,结果很幸运地考中。
消息传到张家,上上下下的人都很为他高兴。晓月也高兴,但心里隐隐觉得,自己和金宝的距离是越来越大。
因为,金宝从来没有书信给她,也未托人带来只言片语。
一年多后,张老太太过世,金宝回家奔丧。
他心中太过悲伤,直到丧期结束离开,跟晓月说的话,用五个手指都能数过来。
后来四年,金宝都没有回来过,哪怕是期间中了举人。
张伟正去京城看过他几回,回来也没说什么,只说他相当勤奋读书。
日子久了,晓月以为,自己这辈子可能就这样了。
过了半年多,一个天大的喜讯传到张家,金宝中状元了,被皇上任命为翰林院修撰。
大家先是跟张伟正夫妇道喜,接着又恭喜晓月。
晓月面上带笑,心里却有些悲凉,这次金宝会回来吗?他以后应该会重新娶妻生子吧。
过了些日子,金宝回家了,先是拜见父母,而后去老太太坟墓上祭拜。
一整天下来,由于围着他的人太多了,晓月
p>
没想到这会儿还真全派上用场了。
金宝脑子虽迟钝,但最护自己身边的人。见到晓月被打得很惨,他哪管打人者是谁,操起地上的板凳就砸了过去。
由于动作太快,左儿没反应过来,顾不得拦。他替李元常庆幸,还好少爷拿的不是砖块,否则非得把人当场砸死。
晓月看到金宝,激动得很,身子挣扎着就更厉害了。嘴里不停地发出“唔唔”声,示意金宝救她。
陈氏见到李元常被打,惊叫起来,顾不得按住晓月,上前就要来打金宝。
被左儿挡住,“休要动手,以理服人。”
“讲你娘的理。”陈氏嘴里骂骂咧咧,仍要举手去打金宝。
左儿挡在金宝前面,不让她碰到自家少爷。
双方拉扯的动静太大,外头迎亲的人看到了,又得知金宝是晓月的前夫,以为他们是来抢新娘的。二十两银子岂能白花?于是一窝蜂也进来抢。
见状,左儿跳起来招呼张家的伙计们,“兄弟们,还等啥呢,护好咱家三少爷。”
金宝此刻站去了晓月身旁,对方一来抢人,势必就会伤到他。
张家的伙计不知晓月被休一事,以为李家欺负人,为了贪银子把个女儿嫁两道,于是直接上手,与对方打起来。
屋子也就那么大,又这么多人,现场乱得一塌糊涂。
左儿浑水摸鱼,报初二那天被泼尿之仇。照着李家两小子扇了几巴掌,陈氏也没被他放过。反正现场乱哄哄的,谁动的手,搞的鬼清。
受空间狭小限制,势必会影响到自身武力的发挥。好几个人从这间屋子打到了另一间屋子,且战况激烈。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他们之间有仇。
李家像被拆家一样,里面的家具被砸得没一件完整的。
李元常本就受了伤,又被张家人明里暗里地打几下,再见到家中的情形,气急攻心之下晕了过去。
头发被拉扯得如同鸡窝的陈氏见状,惊恐大叫,“不得了不得了,死人了死人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