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谢琼韫谢允伯的其他类型小说《寿王府的大奸臣她娇滴滴:谢琼韫谢允伯番外笔趣阁》,由网络作家“懒橘”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正月底,陆记商行的商队抵达了京城,许澄宁在马车上颠簸了小半个月,终于双脚着地,攒了一身的气力总算有地方施展了。“多谢刘掌柜。”许澄宁拱手拜谢,又装模作样地对一旁一个壮得像小牛犊子一样的少年郎深揖一礼,拖长了音:“谢谢您嘞,陆大公子。”陆昌哈哈笑,一把揽过许澄宁的肩:“京城我来过很熟,有什么事都可以找我,我跟我爹说过了,放榜后才回去。”路过个烧饼摊子,面皮子的焦香把肚子里的馋虫都勾出来了。陆昌毫不犹豫要了三个,摊主一边热饼子一边还跟人唠嗑。“照我说还是买外地的举人好,京城赔率少了一半儿,不好......”“就怕考不中,没有谢公子和梁公子稳,押错了咋办?”“京城的才子也不一定就考得中,昨儿有个姑苏的沈举人好生厉害,一群国子监的学生轮着上...
《寿王府的大奸臣她娇滴滴:谢琼韫谢允伯番外笔趣阁》精彩片段
正月底,陆记商行的商队抵达了京城,许澄宁在马车上颠簸了小半个月,终于双脚着地,攒了一身的气力总算有地方施展了。
“多谢刘掌柜。”
许澄宁拱手拜谢,又装模作样地对一旁一个壮得像小牛犊子一样的少年郎深揖一礼,拖长了音:“谢谢您嘞,陆大公子。”
陆昌哈哈笑,一把揽过许澄宁的肩:“京城我来过很熟,有什么事都可以找我,我跟我爹说过了,放榜后才回去。”
路过个烧饼摊子,面皮子的焦香把肚子里的馋虫都勾出来了。陆昌毫不犹豫要了三个,摊主一边热饼子一边还跟人唠嗑。
“照我说还是买外地的举人好,京城赔率少了一半儿,不好......”
“就怕考不中,没有谢公子和梁公子稳,押错了咋办?”
“京城的才子也不一定就考得中,昨儿有个姑苏的沈举人好生厉害,一群国子监的学生轮着上去跟他辩,没一个说得过他......听说是江左最有名的,我想买他——小哥!饼好哩!”
饼子摊得很薄,撒了葱花和芝麻,咬一口又酥又软,许澄宁好吃,吃得眯起了眼。
“昌弟,我们住哪儿好?”李少威问。
陆昌大大咧咧的:“当然住我家铺子了,三个人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多好。”
“虽然只有两张床,不过没关系,咱哥俩挤一床。”
他拍了拍许澄宁的肩,许澄宁嫌弃地拍拍衣服,皱眉嘀咕:“油蹭我身上了。”
李少威笑着摇摇头:“以你的睡品,还让不让阿澄睡觉了?”
陆昌瞪眼,不情不愿道:“住客栈呗,但这个时候都人满为患,价钱也涨了。也可以住民舍,交些钱就可以在别人家里借宿,只没那么安全。”
他们来得晚,走了几家客栈都已经住满,有剩下的也没什么好房了要价还高得离谱,最后只好找了一处民舍住下来。
民舍主人是一对姓马的夫妇,底下有个七八岁的女儿小满。家里空出一间屋子铺了一个长铺,够好几个人并排睡。
许澄宁与李少威在府学同寝住过小一年,再熟悉不过,照常一起温书起居,晚上主人家煨了一锅热乎乎的白粥,两人就着自己带的腌萝卜各吃了两碗。然后小满就跑过来说灶上温了水,问他们要不要洗澡。
“阿澄先去吧。”
许澄宁答应,拿好衣物,出门揉了揉女娃儿的头,小满笑呵呵的,拉着他的手一蹦一跳去浴房。
青丝散落,许澄宁整个人浸泡在浴桶中,舟车劳顿的疲惫在暖融融的水温中蒸腾了不少。
他低下头,水面映出他透白无瑕的脸,眼眸清亮,睫毛纤长,鼻梁秀气挺拔,红唇饱满,乌黑的发丝湿漉漉地贴在身上,在锁骨窝处打了个转。
水下是一副纤细单薄的身子,胸前微微隆起小小的弧度。
这是她掩藏了十四年的身子,从一开始为了母亲的腰杆,到后来为了自己能立足于世。这个身份,必须永永远远地掩藏下去。
这个世道女子存活太不易,唯有以男儿之身立足,她才能护得住自己,护得住家人。
她像鱼儿一样贴着水面吐泡泡,很快洗干净身体,穿上衣服把头发擦得半干出去了。
李少威洗完澡回屋,见许澄宁伸直腿坐在长铺上,十个粉嫩的脚趾努力往脚背方向勾。
“做什么呢?”
“刚刚抽筋了,可能要长高呢。”许澄宁笑道。
女扮男装十多年,她知道怎么才能让别人打破对自己女相的猜疑,遮遮掩掩只会徒生麻烦,是以她披发赤足的时候从来大大方方,不怕叫人看到。
李少威显然也早已习惯,看了看她的小脚丫,皱眉道:“你的脚跟女孩子似的,看着以后也不像个高的。”
许澄宁道:“我这是小时候穿小鞋穿久了,夫子说,有的人长得早长得快,就有人长得慢长得晚,我就是长得晚那种。”
李少威笑着拍拍她的头:“是是是,许解元这些年的精力都用在长脑子上了。等科考过后不用再为举业劳神,定然突飞猛进,一年窜一大截。”
许澄宁哈哈笑,卷过被褥歇下。第二日吃过早饭便拎着一个小包出门了。
循着记忆里的地址来到城郊一处幽静小居,院子里绿意盎然,隐约听见翠鸟轻轻啼叫,枝桠沙沙晃动的声音。青竹裁制的门上挂着一块匾,上书“竹舍”二字,大气潇洒,遒劲有力。
许澄宁推开门,迎面就喊了一句:“林婶!”
扫地的胖妇人抬头,惊喜道:“啊呀,许小哥儿来啦!”
她喊来林柏围着许澄宁左看右看,问她什么时候来京城的是不是考试来了怎么又瘦了那么多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许澄宁一一说了,又问候他们身体。
林婶指指身后:“先生在屋里呢,自个儿进去吧!”
许澄宁跑进屋欢快喊道:“先生!”
堂屋中间摆了一张书案,后面坐着一名清瘦修长的男子。男子三十岁许,面容清俊,带着几分沧桑过后的通透与温和。
他听到许澄宁的声音,抬起细长的烽烟似笑非笑道:“远远就听见有小鸟啾啾的叫声,没想到是你这只鸟儿来了。”
许澄宁粲然一笑,乖乖拜见先生。
此人名为燕竹生,是大魏极富盛名的鸿儒,三岁能作诗,十五岁就已博览群书,文章著作向来能掀起一阵洛阳纸贵的狂潮。
燕竹生性情洒脱不曾入仕,但圣上爱才,时常召他进宫讲学论道,故而年纪轻轻名气却丝毫不比谢瑧谢老先生小。
这位可是许澄宁实实在在的授业先生。当年燕竹生游历各方,被请到胥县县学讲学,意外看中了年仅八岁的许澄宁,破例收为徒弟。
许澄宁跟他四处游学四年多后才进了长安府学准备科举事宜。
算一算,许澄宁已经快有一年没见到先生了。她爹爹去世得早,从那之后世上便再无对她好的亲人,因此邢夫子和燕先生对她来说便更加可贵。
她跪坐在地上,十分熟稔地挪着屁股凑到燕竹生身边,把怀里抱着的小包裹拿出来。
“先生,看我给您带了什么?前朝刘巍《辋山六谈》的孤本!”许澄宁把包书的布一层层打开,“书是问渠书楼收藏的,原册拿不来,我默了一本。”
燕竹生拿过去翻了翻,看小册缝线仔细,里头是他熟悉的小字,这一手字还是他教的。
他笑笑收了书,斜着眼看徒儿:“你今年下场?你还不到十五岁,便是考中了也是不能当官的。”
本朝吏法规定,年满十六方可入仕,这条律法本来可有可无,毕竟不到十六岁就中进士的本朝还没有过。
许澄宁唔了一声,跪坐着磨起了墨。
“不当官又如何?我可以像先生一样,隐居治学,教几个学生,也很好嘛。”
她本就没打算入仕。她考进士,只是为了有一个安身立命、庇护家人的身份,为官风险太大,一旦身份暴露就是欺君之罪灭顶之灾。
这也是她为什么非得今年下场的缘故,再等三年她十七岁,想不入仕都不行了。
燕竹生深深看她一眼,挑眉道:“想治学可以,你有钱吗?”
许澄宁瞪眼:“画两笔画,养家糊口还是可以的。”
“养家?养你那母亲和姐姐吗?”
四姑娘嘴甜,夸得太夫人心花怒放,连二老爷嘴边都微微带笑,各房也都凑趣附和着夸二公子。
唯有谢允伯和谢容钰一言不发,父子俩都是走的武路,不懂文试那一套。
谢老国公岿然不动,面色淡淡道:“这话出去也莫说了。历年科考,京城都不是中进士最多的地方,反观江左一带,才是人才济济之地。
“怀瑾今年不过十八岁,只会做些漂亮的文章,相较那些游学数载的书生而言,才思、见识都短缺了,并无一甲之才。”
满府的孙儿孙女,谢老夫人最宝贝的就是谢容斐,听不得他半句不好的话,气道:
“江左才子多?咱谢家祖上难道不是江左的?斐哥儿的才学,那是皇后娘娘都夸过的,你既说了他的文章漂亮,怎么不能拿一甲?”
谢老国公冷嗤了一声:“你当朝里做官的,会吟诗作对就行了?大魏不缺吟风弄月的才子,缺的是真才实干的国士。”
谢老夫人一脸顽固不受教,谢老国公也没有多言,总不能在晚辈面前丢脸。
他的这位老妻,自称出身名门,其实徐家不过是新贵,到了谢老夫人的幺叔这一代才有了点起色,根基底蕴与谢家根本没法比。
谢老国公的第一任妻子韩氏,那才是真正的名门。
谢家与韩家同为百年大族,底蕴深厚,联姻之时,各选中了族中最出色的子女结为连理。
韩氏博学多才不输男儿,嫁与谢瑧后两人趣味相投琴瑟和鸣。
可惜韩氏福薄,在谢允伯还年幼时便去世了,韩家本有意再嫁一名女子与谢老国公续弦,然而先皇不欲世家联合,便下旨给谢家与根基浅薄的徐家赐了婚。
谢老夫人顶着名门的名号,实则教养见识离世家贵女差了十万八千里,眼皮子里只看得见名声。
谢容斐兄妹被宫里的娘娘多夸了两句名声大噪,她就真的以为自己的孙儿孙女天上地下无人能及了。
名声这种东西,可以欺人,却不可自欺。
活到这个岁数,徐氏还看不清。
见识不同的两人结亲近四十年,向来鸡同鸭讲,根本过不到一块去。
二房和三房人脸上的笑戛然而止。
谢老夫人还要辩驳,谢容斐已经十分谦逊地说道:“祖父说得极是,怀瑾尚需磨练,这段时日正有几篇策问想求祖父指点。”
二老爷笑道:“你祖父幼时便有神童之名,十七岁便高中状元,先皇赞他是旷古之才。你若能习得你祖父的一二分,就足够受用了。”
谢容斐自是虚心受教。
谢琼雯咬着筷子左看看右看看,嘻嘻一笑:“二姐姐若是男子,没准也能考个举人回来呢!”
这话说得晦涩。她不提别人专提谢琼絮,不为别的,谢琼絮是大房唯一一个拿得出手的。二房才学最高的下场能考状元,而大房最多能得个举人。
更甚者,谢琼絮还不是他们大房的血脉。
这话明着在夸谢琼絮,实则是在贬低大房。
谢容钰已经冷了脸,阴恻恻地看向堂妹。
谢琼雯依旧歪头甜笑,一派天真无邪的模样。
她年纪还小,是个杏眼桃腮的小美人,平日里最是嘴甜讨喜爱卖乖,十分单纯,跟她计较言语上的不妥当,反倒显得自己心胸狭隘了。
“四丫头说的是,絮姐儿没准还真能拿个举人回来。”
谢老夫人笑眯眯的,假装没有听出话里的玄机,又道:“琇姐儿原先家里也有个哥儿是今年下场?”
琇姐儿便是许秀春,如今改了名叫谢琼琇。
王氏这些天冷眼瞧女儿在岐山村实在养得不好,言语粗鄙不说,还有吃饭嘬嘴睡觉打呼的恶习。
她不怪女儿如此,却不能叫人看了她笑话,因此让陈妈妈和自己的大丫鬟九儿贴身服侍许秀春。
怕许秀春吃相不雅,九儿把一只鸡腿上的肉细细剔下来,能叫她小口小口慢慢地吃。
许秀春吃得满嘴油光,一听谢老夫人问话,问的还是许南,心里一咯噔,肉还没咽下去就叭叭起来:
“那是个混账狗东西,整年地不着家,从不孝敬母亲,说是要读书,不知道做的什么偷鸡摸狗的勾当,手头的钱没个花完的时候......还勾搭村里的贱丫头,勾肩摸脸的,给钱往人怀里塞......”
九儿看主子说得唾沫横飞,心里急得不行,咳嗽两声无果,忙悄悄在她胳膊后捏了一下。
许秀春啊呀一声尖叫,转身就给了九儿一巴掌。
“贱蹄子!竟敢对我不敬!”
大房丢了脸,二房却是喜气洋洋,春闱快到了,谢容斐又有几篇文章被柳祭酒夸赞。
他在写文章之余,与几个交好的朋友约好了去参加文会,出门就遇见了自家大哥。
如今边关无战事,谢容钰便挂了个巡城指挥使的职务。
谢容斐对这个大哥惯来是瞧不上的,可又莫名地怵他,到底是征战过沙场的猛将,眼神就跟飞刀子一样。
谢容斐叫了声兄长,谢容钰淡淡看了他一眼就策马走了,身后尘土飞扬。
“怀瑾,世子爷可真是傲得很呐!”同行的一位公子摇扇道。
“怀瑾马上就要中进士了,他心里不高兴呗!”
“有什么不高兴的,有本事自己也考一个去啊。”
谢氏族学名声大,小时他们在谢家族学一起读过书,这几个都是被谢容钰揍过的,自然不喜欢他。
“行了,我们走我们的。”
谢容斐转过身,眼底涌过一丝阴鸷。
文国公世子,他也配!
一行人骑着马,慢慢悠悠地在街上走过。
“阿澄小心。”
李少威拉过许澄宁,高大的马匹从许澄宁身后蹭过。
她转头去看,见几个衣着光鲜的公子哥骑在马上攀谈,神情倨傲,一副目无下尘的模样。
她没有天真到要跟人家讲道理,摸了摸头,耸耸肩:“走吧。”
会试的场所是礼部贡院,他们一大早跑了一趟去认路,现在三人肚子咕咕叫,找了家食肆点了几样小菜配饭吃。
正埋头吃着,不知从哪冒出一个小个子的男人,小眼睛滴溜溜的,尖嘴猴腮,一脸精光。
“几位小哥瞧着面生得很,可是刚到京城的?”
他看了两眼桌上的饭菜,一碟子炒得发黄的白菜帮子,一碟子蔫豆芽,一碟子烧豆腐块,卖相都不大好,于是嘿嘿地笑:“手头不太宽裕吧?”
“这里是食斋,请你离开。”
李少威最年长,主动出口赶人。
小个子男人却依然嬉皮笑脸,丝毫不在意他态度的冰冷,直接挨着陆昌坐下了。
“不要着急,听我说嘛。”
他龇牙笑道:“我是来做生意的,我这有个挣钱的好机会,你们就不想试试?”
陆昌家做生意,他还真有些兴趣,便问:“什么挣钱的机会?”
小个子男人翻了个茶碗给自己倒了碗茶。
“我呢,姓吴,人都叫我吴老三,是个荐官,现在在做的生意就是平安赌坊春闱档的‘金榜赌局’?怎样?听没听说过金榜赌局?”
许澄宁三人面面相觑,没有作声。
“这个啊,是科举年才会开的赌局,赌的就是同期举人在金榜上前五十的排名,你们看好哪个举人,就可以押他的名次。押中了,就能赢钱。”
这么一说,陆昌一拍脑门想起来了。
他听过金榜赌局的逸闻,这是近些年才开起来的赌局,据说规模很大,因为赔金极高,上到王孙公子,下到小老百姓,但凡有点闲钱都想赌一把。
“只要是这一科的举人,哪个都好,都可以押。若能押中状元,一赔十起步呐。”
“看在你们还什么都不清楚的份上,我不收钱给你们讲上一讲。”
吴老三从怀里掏出一本翻得卷边的册子,翻开一页给陆昌看。
“你看看,打红圈儿的,都是今年大热的人选,这里面有各府乡试前三,还有远近闻名的大才子。”
他指着其中一页:“这位是文国公府的二公子,京城三公子之首,谢瑧谢老先生嫡传的孙儿,去年正是乡试第二。”
“还有这位,是平襄侯府的梁四公子,也是京城三公子的一位,出身虽然不及谢二公子,才学却是没的说......”
“不过啊,他们虽好,但是买的人太多了,赔率越降越低。外地举人虽然名气稍小,才学却不定会输给世家子......”
“上一科啊,所有人都认定侍郎府的余公子能得状元,买他的人能绕京城十圈,只有一个人买了青州一个没什么名气的举人冯知易,结果,他中了!本金直接翻了十倍!不是一赔十,是一翻十!这么好的机会,你们就不想试一把?”
听着果真是个挣钱的好机会!
怪不得刚抵京那天,许澄宁就觉得京中的老百姓过于兴奋了。
本来谁考得好考得差与他们无甚挂碍,可要是跟挣钱有关,那关系可就大了去了。
风险虽大,可利钱太动人心了。
相中一个才学明显高于其他人的举子押头名,也不是没有赢钱的机会。
只是寄托于旁人终究不靠谱,还不如把希望放在自己身上。
许澄宁安安静静地盯着碗里的白饭,脑子里嗖嗖地盘算。
她身上还有四两银子,如果拿一两押自己状元,然后狠拼一把,到时她就有一千零二十四两银子,可以在长安府买个两进的宅子和一两间铺子,把阿娘姐姐弟弟妹妹都接过来,再开个私塾教教书,那样姐姐的嫁妆有了弟弟的束脩有了,以后还可以给阿娘养老......
“前五十一注赌金起步二两,前二十十两,前十名三十两,前五名五十两,探花八十两,榜眼一百两,状元一百五十两!”
先生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可助长赌博之风,这叫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姑息养奸知错犯错推波助澜拦腰截断......
她松开捏着荷包的手,默念三遍戒贪戒嗔戒痴后猛扒几口饭。
许澄宁侧脸看去,恰跟一双狭长深邃的眸子对上。
她一愣,秦弗却十分自然地移开目光,探究地看着她脸上未长开的小奶膘。
许澄宁有些无奈,她的年纪和长相在一众儒生中的确格外显眼。
她低头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句“殿下”,却见他伸出一只修长白皙的大手,从她手里抽走了那份证明她考生身份的浮票。
手的主人打开了折子,纤长的睫毛半垂,薄唇微启,念道:
“许澄宁,年十四,长安府胥县人士,辛卯年举人。身长五尺九寸,身小,面白,杏目,高鼻,无须,无瑕,女相。”
最后两字带了墨点,能想象出执笔者把此二字添上去时犹豫不定的心情。
折子后面还附带了一幅肖像。
许澄宁注意到那道清冷的目光蜻蜓点水般,从自己脸上点到头顶,小声纠正了一下:“现在六尺了。”
“区别很大?”
秦弗轻飘飘说了一句,把浮票还给她,又偏头看了一眼,把她另一只手抓了过来,绵软白皙的小手里握着一块石头。
石头约莫成人巴掌大小,厚重且边角锋利。
将才的争执一旦林生有什么不妥,她就会趁乱用这块石头把贺鹏砸晕,然后血淋淋地哭惨。
没想到寿王世子的意外出现摁平了一切,她却忘了把石头扔掉。
秦弗挑了挑长眉:“温良恭俭让?”
“是的。”
她脸不红心不跳。
正好主簿捧了卷宗出来,被黑衣手下接过。
秦弗意味深长地看她一眼,转身离开,绣着银线的袍摆一拂,天光下泛出眩目的银光。
许澄宁暗松了口气,随手把石头丢掉。
小一个时辰,他们才从京畿府衙出来,贺鹏从身后喊住了她。
“许澄宁!”
贺鹏跑过来,仍旧臭着一张脸。
“你刚刚,为什么要帮我?”
许澄宁哼了一声:“贺同窗可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了,你带着一群同乡胡闹,闹赢倒还罢了,闹输了,难道还想拖着他们跟你一起倒霉?”
贺鹏脸色更难看了。
许澄宁看他一眼,接着道:“我进府学第一天,你带着其他几名同窗,把山长赠予我的亲笔书稿泼了墨,被我诈了出来,其他人罚了戒尺,你却只是不痛不痒地挨了一顿训;
“第一次考试,我压过你成了头名,你带头告发我舞弊,却拿不出半点证据,最终山长以无故生事为由,罚所有人抄写学规一百遍。”
贺鹏脸上爆红:“我告发你,是因为你心不正!三番几次逃课,与市侩商贾之流为伍,在酒馆推杯换盏,一句一句套问商会行情,张口闭口俱是阿堵物,简直斯文扫地!”
“哦?知道得这么清楚,你也逃课了?”
贺鹏恼羞成怒:“这不是重点!”
“我为人如何,行事如何,不碍着旁人,就是我自己的事。而你不同。
“贺鹏,你本性孤傲,从不肯承认别人比你好,在府学的时候大家尚且谦让你器重你,愿意为你遮掩庇护,有难处同你一起担当。
“可若入仕为官你还改不了这臭脾气,他们凭什么因为你招惹一场无妄之灾?你又凭什么理直气壮地觉得,自己所想所做,值得他们同你共患难?”
贺鹏想到今天那位姓林的书生差点死过去的模样,心里也暗生后怕,脸涨得紫红,却还是没忍住嘴上刻薄:“我乃嫡出独苗,自然不用像奸生子一样,处处看人眼色......”
啪!
一记绵软却用足了劲的白色拳头打在了他的脸上。
贺鹏捂脸闷哼了一声,眼下已经青了一片。对上许澄宁冷冷的眉眼,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另一边脸也挨了一记掌掴。
这次是李少威打的。
他觑着许澄宁脸上虽然平静,手却悄悄握成了拳,心里一揪,看向贺鹏眸色更冷。
“平日看在你是同窗的份上,我敬你三分,莫要以为我怕了你!再敢对澄宁信口雌黄,我绝不会放过你!”
“阿澄,我们走。”
他揽着许澄宁离开,徒留贺鹏在原地,一脸懊恨地跺了跺脚。
“他胡言乱语,你别在意。”
许澄宁回以一笑:“我无事。”
从她出生那一刻起,外界对她身世的猜疑就没停过,她早就习惯了,如今的她,也早不是一句奸生子就能伤害得了的人了。
“我们把城东这片走一走,明天再去贡院。”
李少威含笑道好。
谢府家宴。三房人分坐两桌一起用膳。
二老爷问起今日进宫的事。
谢老国公道:“是为了会试之事,皇上与礼部商议让我做主考官,只是怀瑾要下场,我便拒了。皇上便点了童阁老为主考官,最后选出来的考卷让我过一过眼。”
曹氏暗暗松了一口气。
四姑娘谢琼雯嘻嘻笑道:“祖父可不得避嫌,不然等二哥考了状元,外面都说祖父徇私可如何是好?”
大家笑起来,谢容斐轻声指责道:“胡说什么。吃你的饭。”
曹氏笑道:“可不是,不然你二哥考不到状元,可是要罚你的!”
说着往侄女碗里夹了一只大大的狮子头。
“哪里胡说了?昨日柳二小姐还告诉我,国子监柳祭酒说二哥极有希望拿一甲呢,那些个学生个个都抢着要二哥的书画和手稿,想沾沾文曲星的才气呢!”
谢容斐从小读书就好,名号不光在京城响当当,在人才辈出的谢氏一族这一代里也是佼佼之辈。
去年乡试他考了第二名,力压了同为京城三公子之一的平襄侯四公子梁兆琦一头,风头无两。
而案首却是一四十多岁的老书生,据说身子骨不大健朗,过了乡试却不一定能熬过会试。
要知会试一连考九天,考一场都得去了半条命,老书生还想拿前几名是不大可能了。
“京城三公子,平襄侯府明玉公子,余侍郎府珠玑公子,却以二哥瑾瑜公子为首,既是三绝之首,二哥不拿状元谁拿状元呢?”
高挑的姑娘走近几步,柔声细语地开口邀请。她是王氏的侄女王馥,过年许秀春在王家做客见过她。
谢琼絮笑道:“是啊,馥姐姐可是一来就找了三妹妹呢,听说你不在,便在清荷院坐了坐,可算把三妹妹给等回来了。三妹妹赏个脸,跟我们一起去吧,珍珑阁的首饰可是京城顶好的。”
许秀春心动了:“好、好啊。”
她手还插在珍珠堆里,九儿借着为主子整理衣衫把她的手拉出来合上箱子,叫几个小厮抬回秋桐院。
谢琼絮不动声色地看在眼中。
“姑娘在亭子里稍等,奴婢回去给您拿顶帷帽。”九儿道。
谢琼絮浅笑道:“九儿姐姐,舅祖父刚使人送了东西来,今晚清点完就得熬红了眼,事事亲力亲为不得累坏了?使个小丫鬟去拿就是,你就留在家给三妹妹点库房吧。”
九儿一想是这个道理,便差了一个叫金枝的丫鬟跟在许秀春身边伺候。
三个姑娘同坐一架马车,王馥与谢琼絮饶有兴致地聊最近看了什么书写了什么诗哪句诗最妙,谈笑风生,许秀春听不懂她们说的话,一句都插不进去。
王馥也察觉到冷落了许秀春,有心要把她拉进话题,却半天想不出话。她祖父是翰林,家里不是进士也是举子,日常都与诗词歌赋为伴,她要跟乡下长大的表妹说什么呢?
“三表妹,在家过得可还习惯?”
许秀春啊了一声,立马道:“习惯习惯......这是我家,我当然习惯!”
她眼珠子瞄了瞄王馥头上的首饰,和身上的秋香色兰花纹襦裙。
锦衣玉食里温泡了两个多月,她现在已经有了点鉴别好坏贵贱的眼光,王馥这身打扮一看就廉价得很,玉的成色不好,簪子只是银簪,衣料上的刺绣也简单平淡,跟她的摆在一起简直没处看。
王家她年初四去过,就是一个四四方方十分老气的宅子,没有花园没有池子,没几个仆婢,几个表哥身上都穿一水儿灰不拉几的衣裳,还拿几幅破画给她当礼物。
许秀春捂着嘴嘻嘻笑:“表姐穿得这么寒碜,你在家是不是过得不好啊?”
王馥一愣,随即勃然变色。
谢琼絮连忙挽着她的手臂安抚地拍拍,斥责许秀春道:“三妹妹胡说什么呢,快给馥姐姐道歉!”
她一脸歉意地对王馥解释道:“馥姐姐别生气,三妹妹她不是故意这么说的,你也知道她不在家里养大,许多事务还不熟悉,都怪我没有教好她......”
王馥也是一时急怒脸色不大好看,但到底修养好,平复了心情就不再计较,只是再无主动与她交好的好心了。
三个姑娘来到珍珑阁,谢琼絮与王馥去了三楼看字画。
许秀春则带着金枝在二楼看金银首饰,一会儿瞅瞅这件一会儿摸摸那件,比较来比较去挑出色彩鲜亮花样繁复的几件让金枝去买下。
王馥见状,轻轻扯了扯谢琼絮的衣衫,悄悄道:“絮妹妹,咱们不劝劝她吗?她选的,有些......俗气。”根本不合国公府嫡小姐的身份。
谢琼絮露出无可奈何的神色:“三妹妹想要什么,我们都拦不住的......她过了太久苦日子,好容易回到自己家里,合该多让着她点,我......不好对她指指点点。”
王馥听出来她暗藏的怯意,握住谢琼絮的手道:“絮妹妹,你告诉我,这些日子你是不是受委屈了?”
“没有没有......”
谢琼絮连连摇头,王馥不信,心疼地说道:“公府是亏欠了三表妹,可也非你所害,怎能如此厚此薄彼呢。”
她并不知两人身份的真相,虽有心对可怜的三表妹多加照看,可心里最亲近的还是这个与她一起长大一起谈琴论诗的絮表妹。
谢琼絮不由露出一丝哀伤:“三妹妹在外失了教养,性子多少有失偏颇,我是她亲姐姐,忍让她一些是应该的。”
王馥想到以往热热闹闹的清荷院变得冷清下来,谢琼絮已经两个月没有换过新裁制的衣裙,今日韩家送来的礼也没有一样是给她的,难免为亲密的小姐妹生出不平。
三个姑娘都挑好了东西,坐在雅间里休息饮茶。一个容貌清秀的婢女端了几盘子茶点,做得小巧精致,仔细闻还可以闻到清雅的花香。
王馥拿香帕托着一块,朱唇一含,轻轻咬了一小口,细嚼慢咽吞下后,把剩下的糕点放在桌上,轻笑道:“这里的糕点师傅该自己开个糕点铺子,生意定然红火。”
谢琼絮也笑:“可不么,高家小姐多挑嘴,独爱尝一口这里的糕点,还差人来买过。珍珑阁看高小姐爱吃,现在每月都送一盒到高府。”
许秀春听她们这么说,拈了一块放嘴里,都是没吃过的口味,不是很甜,她说不出什么滋味,但既然是贵的,肯定好吃。
她一连吃了几个,渣滓沾在大红袖子上。
金枝哎呀一声:“姑娘可不能吃了,九儿姐姐说了,一日只能吃一小碟子。”
谢琼絮揩了揩嘴,微笑道:“才想起前两日在玉衡书楼订了几本书,杜鹃,你带金枝和知雨替我跑一趟,我们姐妹三个自在坐坐,有事叫伙计帮我们做就行。”
王馥没什么意见,三个丫鬟相携蝴蝶似的离开了。
谢琼絮亲手拈了一块花糕递给许秀春,柔声解释道:“九儿原是母亲身边的大丫鬟,打理事务上是一把好手,不免心高了些,爱管东管西,三妹妹看在母亲的面子上宽宥她的逾矩吧。”
说着轻轻唉了一声。
王馥问:“絮妹妹为何叹气?”
谢琼絮捏着帕子咬唇,脸上露出迟疑的神色,犹犹豫豫的: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九儿这般的奴婢,已算好了,真正奴大欺主的,都敢当着面颐指气使,撺掇所有奴仆不听主子的话只听她们的,主子的用度都要送到她们手里筛过一遍当孝敬,这样的刁奴还有头有脸呢。”
王馥愕然:“有这等事!”
她出身翰林之家,家世微弱人口简单,并不清楚世家大族偌大门府里的人性百态。
许秀春也很震惊,本以为当了官家小姐就是天,要啥有啥,才知大户人家里还有这么豪横的奴仆。
她突然想到今天的那几大箱珠宝,她还没摸着呢,就被九儿抬了过去清点,那么多好东西,她能不偷偷留下些?
许秀春脸都绿了,越想脸色越难看。
谢琼絮悄悄看她一眼,继续道:“身为主子,若是一味地受奴下管束,久而久之,奴儿就要骑到咱们头上来了。不仅平日管东管西,月钱首饰,都不知被她们悄悄扣了多少;
“更厉害的,连主子都敢打骂呢。是以平日也不能总是忍让,该打该骂,万不能心慈手软,也好立威震慑......”
她锁着眉头叹气:“本不该说这些腌臜事儿与你们知道,只是,三妹妹刚回到家,两眼一抹黑;馥姐姐又要嫁人了,陈家不是世家却也是大族,一个府里几十号主子,不定有谁看姐姐面软好脾气,就欺负到你头上了呢。”
王馥忙道:“我怎会不明白你的好意,我记在心里了,会小心的。”
谢琼絮微笑点头,垂下的眼眸划过一道若有若无的笑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