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渴求随意外泄。
昨夜的未读邮件再次闪过脑海:那或许意味着一份远赴他乡的工作邀请,一次彻底改变轨迹的选择。她疑惑自己为何如此犹豫?难道改变比维持现状更可怕?当年她背井离乡,以为城市会给她答案,现在却在另一重束缚中困顿。人是否总在一个牢笼逃入另一个更隐蔽的牢笼?
她拧上口红盖子,将它搁回原位。那柔和色彩也许能为她的面庞增添一抹自信,但她不愿在这清晨中显得过于鲜艳。或许怕打破安静,也或许打破安静会勾起隐藏的渴念,对生活、对他人、对身体接触的渴求。厨房冰箱的低鸣、空调的气流声,如同两位沉默旁观的看客,不给她建议。
她轻叹一声,看向窗外,这座城市已从沉睡中苏醒。她仍在壳里,踟蹰不前。胸口微有悸动,或许是对被关注、被认可的期待?还是对未曾领略的激情与冒险的一丝想象?
第三章
许清转过身,目光投向书柜。整齐排放的书籍、电子阅读器、几本杂志和旅行手册组成了她知识和记忆的拼图。她抽出阅读器,随意点开一则旧标注:“将来会更加自由吗?”那是她刚踏入这座城市时留下的字句。彼时她怀揣对未来的憧憬,如同抱着一串彩色气球在风中奔跑。现在气球散落,她站在原地,看不清风的方向。
她合上阅读器,从上层抽下一本旧诗集,纸张微黄,扉页里夹着一张潦草便签,上面写了几个含混不清的词汇,大概是她年轻时的即兴涂鸦。那些词像当年的思想碎片,关于爱情、性、逃离、冒险、孤独……青涩年代的感受像一杯未加糖的黑咖啡,苦涩中透着一丝兴奋。
室内安静得像博物馆深夜闭馆后的大厅。她能听见自己微弱的呼吸。远处传来轻微声响,也许是隔壁在挪动家具,也许是楼上住户掉下一只鞋子。她意识到自己和周遭世界隔着一层隐形薄膜,既不全然孤立,也不亲密接触。
她轻抚手臂,那里曾有一道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