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停止修炼的秦禾,瞥了一眼曾孙。
看来梦中传话进行的很顺利。
之所以给出‘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是因为因果已经给出答案。
只有一心向好,秦家才会增加功德,只有功德增加,才能改变命运。
没想到仅凭一句话,竟然达到了立心的成就,也算是意外之喜。
此时,鸡鸣狗吠。
秦大有离开祠堂后,跟李金花打了招呼,直奔县衙。
秦禾也紧随其后,现在这个曾孙是重点保护对象。
行进途中,这才思量着‘业障’出现的原因。
三个妖僧的死,并没有扣功德,可见因果循环也认可他们该死。
反而增加了自身业障,这说明因果不认可他亲自动手灭杀。
若是站在因果的角度思考。
三个恶僧杀人作恶是因。
按照正常程序得到应有的惩罚,比如被官府缉拿定罪杀头,或许才是正确的果。
而他跨越阴阳亲自灭杀,应该是违背了因果循环正常的果。
所以才增加自身业障。
“明白了。”
秦禾想通了这件事后,心情大好。
若是再遇到此类事情,他也不确定会不会出手,一切随缘。
主要是业障达到一百才有因果天谴,只要控制在一百以下,便无事发生。
考试想要考满分很难,但想要不及格,那太容易了。
三日后。
永州府派人来到济源县,随行的有僧正司的和尚,还有一位玄衣卫。
在郑淮山安排下,先是去到停尸房检查三个和尚死因,又查看了被和尚害死的死者及数具骸骨。
这才一行人浩荡着朝善缘寺而去,深夜才归来,住下一晚整理案情后,这些人第二天一早便离开济源县,返回永州府。
永州城,位于大景朝中部偏西,是中原与西域的交通要道。
知府余成荣,看过郑淮山的‘善缘寺案宗’与派人调查得来的结果后,隐藏着案宗离开知府衙门。
先是回家换了身便装,又来到城中买下的私宅,直入后院祠堂,跪在地面朝着堂上牌位磕头:“太爷爷,孙儿有事禀报。”
“咳咳~”
这时,由牌位处飘出一道身影,锦衣华服,头戴华冠,正襟危坐于堂下木椅之上,沉声开口:“何事?”
“是这样…”
余成荣恭敬的拿出善缘寺案宗,将其中细节与这位太爷爷说明,最后问:“这件事孙儿应该如何做?”
“按照卷宗来看那三个和尚的死,墨家和那群术士的嫌疑最大,那是佛门自己的事,我们不需要掺和。”
余尧给出结果,又说:“对于我们而言,最应该关心的,是善缘寺和尚炼魂砂的事,他郑淮山是真没发现什么,还是他隐而不报。”
余成荣回复:“太爷爷,按照他的性子,应该不会隐而不报。”
“你又不是他,你怎么知道他的心思?”
余尧瞥了眼这个后世孙子,对其心智有些失望。
但还是叮嘱着:“你要知道我以阴魂存世修行,不能缺少魂砂,更不能让人抓了把柄。”
“孙儿明白,那我应该如何做呢?”
余成荣点头,对太爷爷言听计从,毕竟他这身官衣都是靠着太爷爷得来的。
“先不管郑淮山知道与否,这件案子就按他说的案宗了结,送他一个心安。”
余尧说到这里,起身道:“但这件事情不能就此结束,你亲手写封暗语书信给小台山修行的余安。
让他带着入梦魅去济源县,将参与善缘寺案的人,一个个入梦翻找他们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