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时分,街边的“春风茶馆”挤满了人,茶客们端着粗瓷茶碗,一边喝茶解暑,一边随意闲聊。
几个桌子拼成了一片,茶客们坐得歪歪斜斜,话题从天南说到地北,最后又落回了本地的境况。
“听说了吗?
南边那几个县又换了一个军长,说是上头派来的,估计过不了多久又得打起来。”
“这算什么,前些天那个谁,不也闹着要分出去单干?
枪一响,这天都不安生了!”
“唉,你们说,这军阀混战的年头,咱们这些普通人还能指望个啥?
昨天隔壁村张老汉家没饭吃了,连孩子都送人了!”
一名说话的人叹了口气,用力拍了拍桌子:“穷啊!
这年头穷人没活路,别说盼改革,就是不让家里人饿死都算运气好!”
另一个茶客放下茶碗,压低了嗓音:“可别这么说,咱们这地方能活得安稳,还不是因为王家在这儿顶着?”
众人闻言,立刻附和起来。
“可不是嘛,听说王老爷不仅管着粮铺,还在县里说得上话,甚至给军里供装备。
你们说,要是没他,咱们还能有口饭吃?”
“嘘,别光夸老爷!
王家那几个后生才厉害呢。
大少爷是学堂里的老教书人,说话有板有眼;二少爷开洋工厂赚了不少钱。
最有意思的还是那个小姐,听说是读洋学堂的,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呢!”
“嗬,这一代比一代强!”
“哎,强也没用。
再强,王家还是靠着那些老关系,局势变了,军阀要是打到这里……”茶客的声音顿了一下,低头喝了一口茶,没再往下说。
茶馆里一时安静下来,只有风声从木窗缝隙里挤进来,拂过几片干燥的槐树叶。
“吱呀——”茶馆的木门被推开,一道阳光斜斜洒在地上。
人群回头看去,只见一个清瘦高挑的男子缓缓走进来。
他身穿一件素色长衫,神色间透着几分严肃。
他身后跟着一个年轻人,手上捧着一本洋书,衣着西化,步伐轻快。
而最后进门的是一个少女,穿着一件月白色的改良旗袍,清新明丽,笑容灿烂。
“哟,这不是王家的三位少爷小姐吗?
怎么有空来我们这儿了?”
茶馆掌柜赶紧起身招呼,笑得脸上堆满了褶子。
“大哥,我们今天就听我的,去郊外看看风景。”
王晴年毫不理会旁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