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恒发书屋 > 其他类型 > 博士穿越破落家,他在南宋杀疯了李星辰星辰结局+番外小说

博士穿越破落家,他在南宋杀疯了李星辰星辰结局+番外小说

大慈大悲的陈凯云 著

其他类型连载

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深知改革之路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但若是连这点勇气都没有,又如何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印记?就这样,一篇融合了古今智慧的策论在他笔下徐徐展开。那些关于税制改革、府库管理、均贫富的深刻见解,都被他用一个个方正有力的汉字记录下来。直到最后一个字写完,李星辰才发现自己的衣襟已被汗水浸湿。他轻轻放下笔,活动了一下有些发麻的手指。环顾四周,其他考生也大多已经完成答题,只有零星几个还在奋笔疾书。这一刻,他的心中竟涌现出一种莫名的轻松。纵使这篇文章可能会在人前惊世骇俗,但至少,他已经努力为这个时代留下了一些改变的可能。李星辰坐直了身,准备活动一下已经坐僵的筋骨。就在这时,他突然感觉到一个东西轻轻地碰了一下自己的桌子。他低头一看,...

主角:李星辰星辰   更新:2025-01-03 15:4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星辰星辰的其他类型小说《博士穿越破落家,他在南宋杀疯了李星辰星辰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大慈大悲的陈凯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深知改革之路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但若是连这点勇气都没有,又如何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印记?就这样,一篇融合了古今智慧的策论在他笔下徐徐展开。那些关于税制改革、府库管理、均贫富的深刻见解,都被他用一个个方正有力的汉字记录下来。直到最后一个字写完,李星辰才发现自己的衣襟已被汗水浸湿。他轻轻放下笔,活动了一下有些发麻的手指。环顾四周,其他考生也大多已经完成答题,只有零星几个还在奋笔疾书。这一刻,他的心中竟涌现出一种莫名的轻松。纵使这篇文章可能会在人前惊世骇俗,但至少,他已经努力为这个时代留下了一些改变的可能。李星辰坐直了身,准备活动一下已经坐僵的筋骨。就在这时,他突然感觉到一个东西轻轻地碰了一下自己的桌子。他低头一看,...

《博士穿越破落家,他在南宋杀疯了李星辰星辰结局+番外小说》精彩片段


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深知改革之路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

但若是连这点勇气都没有,又如何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印记?

就这样,一篇融合了古今智慧的策论在他笔下徐徐展开。

那些关于税制改革、府库管理、均贫富的深刻见解,都被他用一个个方正有力的汉字记录下来。

直到最后一个字写完,李星辰才发现自己的衣襟已被汗水浸湿。

他轻轻放下笔,活动了一下有些发麻的手指。

环顾四周,其他考生也大多已经完成答题,只有零星几个还在奋笔疾书。

这一刻,他的心中竟涌现出一种莫名的轻松。

纵使这篇文章可能会在人前惊世骇俗,但至少,他已经努力为这个时代留下了一些改变的可能。

李星辰坐直了身,准备活动一下已经坐僵的筋骨。

就在这时,他突然感觉到一个东西轻轻地碰了一下自己的桌子。

他低头一看,发现桌子上多了一个纸条。

李星辰心中一惊,这是有人在陷害他!

他马上站起来,用手指着纸条,同时高声喊道:“先生!有人作弊!”

此言一出,整个考场顿时一片哗然。

教谕闻声走了过来,厉声问道:“何人作弊?” 李星辰指着桌上的纸条,说道:“教谕,这个纸条不是我的,是有人故意扔到我桌上的!”

教谕接过纸条,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一些与策论题相关的答案。

“这……这是你的笔迹吗?”教谕问道。

“当然不是!”李星辰斩钉截铁地说道,“教谕可以比对我的试卷,我的答案和这纸条上的完全不同!”

教谕将信将疑地拿起李星辰的试卷,仔细地比对起来。

“咦?”教谕轻咦一声,“这……你的答案确实比这纸条上的要好得多啊。”

“老师,我可以作证!”沈知行也站了起来,“星辰的才学在我们私塾是有目共睹的,他连续十二次月考都是第一,岁考也是第一,根本没有必要作弊!”

“哦?”教谕看向沈知行,“你是他同窗?”

“是的,教谕。”沈知行答道。

教室里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高天新站在一旁,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冷笑,眼神中带着几分轻蔑。

“知人知面不知心!”他故意拖长了声调,语气里满是讥讽。

这句话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直直刺向李星辰的心脏,教室里的其他同窗们不约而同地屏住了呼吸,纷纷将目光投向这场突如其来的争端。

李星辰缓缓转过身,目光如同利剑般直视着高天新。

高天新被这样的眼神盯着,只觉得后背一阵发凉,但他仍强装镇定,挺直了腰板。

教谕轻轻敲了敲桌案,打破了这剑拔弩张的气氛。

他环视四周,目光柔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还有谁是这位同学的同窗,能为他的成绩作证?”教谕的声音不紧不慢,却让整个教室都安静下来。

李星辰的目光依旧紧锁着高天新,那眼神仿佛能看透人心,压得高天新几乎喘不过气来。

在这样的注视下,高天新的内心开始动摇。

他感觉自己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双腿也微微发抖。

“我...我也是,”高天新的声音略显颤抖,“我可以证明。”

这句话一出口,高天新就后悔得想咬断自己的舌头。

他分明是想落井下石,却阴差阳错地成了证人。

高天新的脸“唰”地一下涨得通红,他低下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说起舅舅家,那可真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

几年前,舅妈得了一场大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最后还是撒手人寰。

自那以后,舅舅陆开山就带着儿子陆远,父子俩相依为命,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陆开山是个猎户,打猎确实是一把好手。

这几年年景不好,上山打猎的人多了,收成差,家里的日子就更难了。

李星辰还记得小时候,舅妈还在世的时候,他经常来舅舅家玩。

那时候,舅妈总是会给他做各种好吃的,什么玉米饼子、红薯干、野菜团子,虽然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但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已经是难得的美味了。

每次来,他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想到这里,李星辰的鼻子有些发酸,眼眶也湿润了。

舅妈去世后,他来的次数就少了,但每次来,舅舅和陆远都待他格外亲。

尤其是陆远,别看他比李星辰大两岁,却总是“星辰、星辰”地叫个不停,跟个跟屁虫似的。

陆远今年已经十二了,生得人高马大,身高足足有一米七,膀大腰圆,站在那里像座小山似的。

不熟悉的人,还以为他是个二十岁的壮年汉子呢!

陆远虽然长得粗犷,但性子却粗中有细,平时话不多,但干起活来却是一把好手,村里人都说他是“天生的劳碌命”。

李星辰加快了脚步,不一会儿就来到了舅舅家门口。

只见院墙是用土坯垒成的,年久失修,已经有些歪歪斜斜的了。

院子里种着几棵老槐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倒是给这破败的小院增添了几分绿意。

院子的一角,堆放着一些农具,锄头、镰刀、铁锹,还有些打猎的工具,都锈迹斑斑。

屋顶的瓦片也残缺不全,一阵风吹来,发出“哗啦啦”的声响。

屋里,正中间摆着一张破旧的八仙桌,桌面上坑坑洼洼,还缺了一个角。

桌子周围放着几把长条凳,凳子上也满是划痕和污渍。

墙上挂着一幅泛黄的年画,画上是一个胖娃娃抱着一条大鲤鱼,寓意着年年有余,只是这年画也已经破损不堪,看不清原来的模样了。

“舅,你在家吗?”李星辰站在院子里喊道。

“哎,星辰来啦!快进来!”屋里传来一个粗犷的声音。

李星辰推开虚掩的院门,走了进去。

只见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正从屋里走出来,他就是李星辰的舅舅陆开山。

陆开山穿着一件破旧的粗布褂子,上面打满了补丁,裤腿上也沾满了泥土。

他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像刀刻斧凿一般,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

陆开山正准备出门,看到是李星辰来了,原本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露出了笑容。

他三步并作两步走到李星辰面前,拉着他的手,上下打量着:“星辰,你咋来了?也不提前打个招呼!”

“舅,我这不是想给你个惊喜嘛!”李星辰笑着说。

“你这孩子,还跟舅舅来这套!快进屋!”陆开山拉着李星辰进了屋。

“陆远!陆远!快出来,你星辰弟弟来了!”陆开山朝里屋喊道。

“来嘞!”一个瓮声瓮气的声音从里屋传来。

紧接着,一个高大的身影从里屋走了出来,正是陆远。

“星辰!你可算来啦!想死我了!”陆远看到李星辰,咧开大嘴,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几步跨到李星辰跟前,伸手就要给他一个熊抱。

“哎呦,你小子轻点,想勒死我啊!”李星辰笑着躲开了。

“嘿嘿,这不是高兴嘛!”陆远挠了挠头,憨憨地笑了。

“去去去,一边去,去给你弟倒杯水,你咋还跟个木头桩子似的杵在这儿?”陆开山佯装生气地说道。

“哦,对对对,倒水,倒水!”陆远一拍脑门,转身去倒水了。

陆远拿起桌上的一个缺了口的粗瓷大碗,从水缸里舀了一瓢水,递给李星辰:“星辰,喝水!”

李星辰接过碗,咕咚咕咚喝了几口,疲劳感觉消除了不少。

“舅,我这次来,是有件事想请你帮忙。”李星辰放下碗,开门见山地说。

“啥事?你说,只要舅能办到的,一定帮你!”陆开山说道。

“是这样的,之前家里不是借了高二狗一些钱嘛,现在该还了。”李星辰说。

“高二狗?”陆开山听到这个名字,眉头又皱了起来,“你家咋跟他扯上关系了?那小子可不是个好东西!”

“哎,一言难尽啊,之前我不是生病嘛,急需用钱,父亲没办法才跟他借的。”李星辰叹了口气说。

“那现在咋样了?还欠他多少?”陆开山关切地问道。

“借了他十两银子,5个月了,现在要还他三十两,银子就没有,上次说好用两百斤青白盐抵债。”李星辰说。

“啥?十两变三十两?两百斤青白盐,咋不去抢呢!”陆开山一听就火了,“这明摆着是欺负人嘛!你爹也就是个老实人,怎么被这么欺负啊!”

“舅,你先别生气,听我说完。”李星辰连忙劝道,“这盐我已经准备好了,就在家里放着呢。”

“准备好了?”陆开山一愣,“你哪来的盐?”

“这个你就别管了,反正这盐是正经来路,你就放心吧。”李星辰说。

“那你想让舅帮你干啥?”陆开山问道。

“是这样,高二狗那人你也知道,心狠手辣,我怕他还了债,他还会找我麻烦,所以我想请你和陆远跟我一起去,给我壮壮胆。”李星辰说。

“就这事啊?那还说啥,咱爷俩跟你走一趟就是了!”陆开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舅,这事可不能大意,高二狗在村里横行霸道惯了,手底下还有一帮小混混,咱得小心点。”李星辰提醒道。

“怕什么!不就一个臭流氓嘛!敢动你一根手指头试试!”陆远在一旁说道,挥了挥他那砂锅大的拳头。

“你小子,别就知道动拳头,凡事多动动脑子!”陆开山瞪了陆远一眼,转头对李星辰说,“星辰,你放心,舅心里有数。你先回去,我吃过午饭,就带陆远一起过去。”

“那好,舅,我就先回去了,一会家里见。”李星辰起身告辞。

“好,路上小心点!”陆开山送李星辰到门口。

李星辰走后,陆开山回到屋里,对陆远说:“你去把门关上,我有话跟你说。”


“这是我找遍了几个私盐贩子买来的。”李承恩一边擦着额头的汗水,一边向屋里的人解释道,“就怕一家买太多,容易引起怀疑。王老三说这些都是从海边运来的好货,虽然不是官盐,但质量还不错。”

他喘了口气,继续说:“不过现在手上的货源不多,王老三让我明后天再去。估计每天最多也就能搞到百来斤。” 说完,他掏出钱袋清点了一下,这一天下来花了二两多银子。

这比官盐便宜多了,在这个盐价飞涨的时节,已经非常划算了。

李星辰立刻开始着手制盐。

他把院子里的一间偏房改造成作坊,摆上几口大铁锅,又准备了几十个瓦罐和大量的麻布。

为了避人耳目,他们把门窗都用厚布遮住,只在白天工作。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星辰带着父母开始了紧张的制盐工作。

他们将工序分工明确:李承恩负责烧火控温,陆氏负责过滤盐水,李星辰则负责最关键的溶解和结晶工序。

“温度要控制得刚刚好,”李星辰不断指导父亲, “火太大会把盐烧黑,火太小则效率太低。要像煮粥一样,保持文火慢炖。”

陆氏也很快掌握了过滤的诀窍:“要把麻布叠成几层,这样过滤得更干净。而且每过滤一次都要换新布,不然杂质会越积越多。”

“星辰,你这脑瓜子到底是怎么长的?怎么什么都知道?”

李承恩一边烧火,一边忍不住问道。

“爹,我都说了,这是老祖宗托梦教我的。”李星辰笑着说道, “您就瞧好吧,以后咱们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好!好!好!” 李承恩连说了三个好字,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爹相信你!”

第二天,李承恩又出去收盐,这样持续了两三天,才收够了300斤粗盐,花了不到七两银子。

就这样,一家三口齐心协力,日夜赶工。

虽然过程辛苦,但看着一罐罐晶莹剔透的青白盐堆积起来,他们心中都充满了成就感。

到了第六天傍晚,李星辰清点了一下成品,已经有二百四十斤青白盐。

他们不仅完成了还债的数量,还多出了一些。

“星辰,你真是太厉害了!”陆氏看着堆满屋子的盐罐,眼中含着泪花,“这盐比集市上卖的还要好看!”

李承恩也感慨道:“要不是亲眼所见,我真不敢相信咱们能做到这一步。不过……” 他话锋一转,“可千万不能让外人知道,否则……”

“爹,我明白。”李星辰郑重地点点头, “这事只能咱们家里人知道。等还了债,咱们就制作一点自家用的,这细盐里面杂质少,常吃对身体好。”

“嗯,这样最好。”李承恩放下心来。

“爹,娘,其实我还有一些想法,想要和你们商量一下。”李星辰突然说道。

“哦?什么想法?说来听听。”李承恩和陆氏都来了兴趣。

“我还是觉得,咱们家想要真正过上好日子,还得从‘老本行’入手。”

李星辰缓缓说道。 “老本行?你是说……种田?”李承恩一愣。

“没错。”李星辰点了点头,“老祖宗可不光教了我制盐,还说了很多关于种田的事。原来我就当个梦而已,不过细盐都制出来了,我觉得可以按照老祖宗说的方法试试,提高产量。”

“这……这能行吗?”陆氏有些不敢相信,“种田可不是儿戏,一季的收成关系到咱们一年的嚼谷啊!”

“娘,您放心,我心里有数。”李星辰说道, “我打算先在咱们家的几亩试验田里试一试,如果成功了,再推广到所有田地里。”

“星辰,你真的有把握吗?”李承恩还是有些不放心。 “爹,本来我也是没把握的,您看看这盐都出来了,这老祖的话,还是得信啊!”

陆氏听到这里,也不啰嗦了,直接去给老祖上香去了。

李承恩看着儿子如此坚定的眼神,心中也燃起了希望。 “好!星辰,爹听你的!”

夜深人静,李星辰躺在床上。

制盐的成功给了他信心,接下来他要在种田上做文章,改进堆肥流程,改良水稻种植技术,提高产量。

他从床底下拿出一个小本子,借着月光开始写写画画。

酒、白糖、肥皂、水泥、炼钢、火药…… 这些在现代社会司空见惯的东西,在这个时代都是稀罕物。

而这些,都将成为他改变这个时代的工具。

转眼就到了第七天。

“高二狗那伙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他们一定会在贩卖私盐上做文章,到时候,我们还是难逃一劫。” 李星辰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光有精盐还不够,还得想一个万全之策,才能彻底摆脱高二狗的纠缠。

“对了,舅父!”李星辰眼睛一亮,想起了自己的舅父陆开山。

陆开山是铅山县有名的猎户,为人正直,嫉恶如仇,而且身手了得,在当地颇有威望,闲时还经常去衙门帮差。

“如果能请到舅父和表哥陆远来帮忙,高二狗那伙人肯定不敢轻举妄动。” 李星辰心中有了计较,立刻去找李承恩和陆氏商量。

“星辰,这……能行吗?你舅父他……”李承恩有些犹豫,他知道陆开山脾气火爆,担心事情闹大。

“爹爹,您放心,我有分寸。”李星辰安慰道。

“孩儿,你真的有把握吗?高二狗那伙人可不是好惹的。”

陆氏也忧心忡忡。 “娘,您就相信孩儿吧,孩儿一定能处理好这件事的。”

看到儿子如此坚决,李承恩和陆氏也不再反对。

于是,李星辰立刻动身前往陆开山家。

李星辰沿着坑坑洼洼的土路,深一脚浅一脚地朝村西头走去。

这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也不知走了多少年。

路边的野草倒是长得茂盛,只是被晒得蔫蔫的,无精打采。

偶尔有几只麻雀飞过,扑棱棱地,倒是给这沉闷的午后增添了几分生气。




沈知行苦着脸,“李兄,你这是要谋杀我啊!我连笔都快拿不动了,还怎么写诗作赋?”

李星辰哈哈大笑,“沈兄,你这才哪到哪?待你习惯了,不仅身体强健,连思维都会更加敏捷。到时候,诗词歌赋写起来更是得心应手。”

沈知行将信将疑,但看着李星辰矫健的身姿,又不得不信。

他咬咬牙,继续跟着练了起来。

日复一日,沈知行和李星辰不仅在学问上互相切磋,还一同练起了军体拳。

起初,沈知行总是叫苦连天,但渐渐地,他也感受到了身体的变化。

不知不觉中,他的体质改善了不少,连带着精神也更加饱满。

有一天,两人又在后院练拳,沈知行忽然停下动作,若有所思地说:“李兄,我终于明白你的用意了。”

李星辰挑了挑眉,“哦?沈兄有何感悟?” 沈知行正色道:“以前我总觉得文人习武有失体统,但现在我明白了,文武之道,一体也。强健的体魄能让我们的头脑更加清晰,而丰富的学识又能让我们的武艺更加精进。李兄,多谢你为我打开了这扇门。”

李星辰欣慰地笑了,“沈兄能有此感悟,我也与有荣焉。来,我们再练一遍!”

就这样,两人在学问和武艺上都突飞猛进。

他们的友谊也在这朝夕相处中越发深厚。

沈知行逐渐放下了对李星辰的成见,真心实意地把他当成了知己好友。

时光荏苒,如同白驹过隙,李星辰在私塾的求学生涯已满一年。

这一年里,他像一块干燥的海绵,贪婪地汲取着知识的甘霖。

从四书五经到诗词歌赋,从天文地理到算术策论,他无一不精,无一不晓。 私塾的课程对他而言,早已如同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每天从家到私塾,从私塾回家十五里地雷打不动步行来回,还把军体拳练得贼溜,虽然才十一岁,但是身体素质明显变得更好,身体长得更加壮实,个子也高了一截,不仔细看他稚嫩的脸庞,还以为是十五六岁的半大小子了。

跟着舅舅学习射箭,陆开山也直夸他是个射箭天才。

准头已经赶上成年人了,十一岁就能开五斗弓,准头也百发百中,长大肯定也是个神箭手。

这一日,又是月末考试。

教室内,学子们正襟危坐,凝神思索。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们年轻的脸庞上,映照出求知的渴望。

李星辰坐在窗边,阳光洒在他身上,暖洋洋的。

他低头看着试卷,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

试卷上的题目,在他眼中如同小儿科一般简单。

他提起毛笔,笔走龙蛇,一个个工整的楷体字跃然纸上。

周围的同窗们则眉头紧锁,绞尽脑汁地思考着。 有的抓耳挠腮,有的咬笔杆,有的甚至急得满头大汗。

“这题也太难了吧!”一个同窗小声抱怨道。

“是啊,我怎么一点头绪都没有?”另一个同窗附和道。

“嘘,小声点,别打扰到星辰。”一个声音低沉地说。

众人闻言,纷纷向李星辰望去。

只见他神情自若,笔下生风,似乎毫不费力。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一个同窗感叹道。

“星辰兄真是太厉害了,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

“是啊,我什么时候才能像他一样优秀?”

“别做梦了,星辰兄可是天才,我们怎么能跟他比?”

“唉,真是羡慕嫉妒恨啊!” 高天新坐在角落里,听着同窗们的议论,心中五味杂陈。


在这个时代,200文可不是个小数目,普通人家一天的开销也不过如此。

“有钱人会买的。”李星辰自信地说,“这酒不仅味道独特,而且度数高,喝起来热辣过瘾,味道比那些银瓶酒、羔羊酒好多了,就算宫廷中的酒都未必比的过,保管能让那些富贵人家趋之若鹜。”

沈知行若有所思,摸了摸下巴:“如果酒真如你说的这么好,那确实价格不是问题。不过这酒真有这么好?” 他还是有些半信半疑,毕竟200文一斤的酒,可不是闹着玩的。

“你放心,保管不会让你失望。”李星辰拍着胸脯保证,底气十足,“等月末休沐,我回家拿些过来,你亲自品尝如何?”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沈知行爽快地答应,他也是好酒之人,更想看看这所谓的烈酒究竟有何神奇之处。

月末休沐日,李星辰归心似箭,回到李家村,立刻找到了父亲李承恩。

“爹,我想试试酿酒。”李星辰开门见山地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酿酒?”李承恩有些惊讶,上下打量着儿子,“你懂得酿酒?” 他印象中,儿子一直都是个读书人,什么时候学会酿酒了?

李星辰连忙编了个借口:“还是上次生病老祖托梦的啊,教了我一个酿制烈酒的方法,我当时没记住,现在慢慢想起来了。我觉得可以试试。”

李承恩虽然有些将信将疑,但看着儿子那坚定的眼神,还是答应了。

“好吧,你想怎么做?”李承恩问道。

李星辰如此这般的说了一通,然后李承恩出门采购去了。

李星辰站在院子里,看着父亲李承恩抱着两个大坛子米酒走进来,嘴角不由露出一丝笑意。

这可是他准备大展身手的关键材料,足足十斤上好的米酒。

“爹,放这儿吧。”他指了指早已摆放整齐的器具旁边,目光扫过那些特制的陶罐、铜管和细密的布料,心中已有成竹在胸。

李承恩将酒坛放下,好奇地打量着儿子准备的这些奇怪器具: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